分析》蔣萬安拋倒閣 賴清德還有什麼籌碼可喊牌?

臺北市長蔣萬安拋倒閣主張。(資料照/黃世麒攝)

檢調大動作偵辦甚至聲押罷免民進黨立委團體負責人,引爆藍營怒火!除了黨主席朱立倫號召羣衆圍北檢,臺北市長蔣萬安更是呼籲立院推動倒閣,迫賴清德總統因此解散國會重選,並得到黨內正面迴應,之前的假議題突然變得煞有介事。雖然依照規定,是否解散國會進行改選,總統仍握有最後主動權,但這一局賴清德恐怕沒什麼籌碼可以喊牌。

蔣萬安拋出倒閣的主張,雖然藍綠都有不同意見,但至少是面對大罷免的另一個選項,在國民黨坐困愁城、束手無策之際。而反對的論述,大致都集中倒閣只能換卓不能倒賴,換了卓榮泰還有千千萬萬個卓榮泰,這是真的嗎?

的確,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規定,「立法院得經全體立委3分之1以上連署,對行政院長提出不信任案。不信任案提出72小時後,應於48小時內以記名投票表決之。如經全體立法委員2分之1以上贊成,行政院院長應於10日內提出辭職,並『得』同時呈請總統解散立法院;不信任案如未獲通過,一年內不得對同一行政院院長再提不信任案。」

也就是說,是否撤換閣揆或是解散國會,賴清德總統握有最後主動權,而卓榮泰是可割可棄的;只不過,這一局,賴清德只有解散國會一途。別說賴清德有沒有千千萬萬個閣揆人選,就算民進黨有這麼多閣揆候選人在排隊,現階段如果卓榮泰去職,等於宣告過去這一年來的所有行政、立法對抗,同時創下最多覆議和釋憲紀錄的卓榮泰是錯的,那麼,賴清德可以切割?大罷免還有正當性?

如果賴清德主動棄戒,那麼這場佈局多時的罷免戰豈不未戰先降,而且就輸在主帥手中?以目前的憲政設計或是在野陣營的工具箱,根本不要去想換賴或倒賴,因爲想不到也辦不到,不如思考可行的戰術,只針對大罷免戰場,用立法院改選來對賴清德進行一次不信任投票。

當然藍白各自基於本位思考,不假思索地回絕或唱衰倒閣,但面對大罷免步步進逼,眼看罷藍委有望逾20人進入三階投票,反觀罷綠連署因爲司法偵辦可能被打回票,藍營有幾套劇本因應?倒閣重選勝負難料,要不要推動也可再推敲,但藍綠都有質疑聲,顯然某種程度也打到綠營痛腳,畢竟只攻不守、沒有成本的大罷免和真槍實彈的大選舉,民進黨早就設定好戰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