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萬安喊倒閣 專家:可凝聚藍渙散士氣

賴清德總統(左)與臺北市長蔣萬安(右),19日出席松山慈惠堂遶境活動,兩人同場互動冷冰冰。(趙雙傑攝)

臺北市長蔣萬安破天荒喊出「倒閣」,引發國民黨內部熱議。內情人士透露,蔣萬安喊出倒閣,成不成是其次,重點是喚醒民衆對民主的憂患意識,進而激起選民的熱情。學者也認爲,國民黨必須大破大立,思考無論是倒閣或大罷免,要如何凝聚共識、士氣,否則只是繼續打着「反戒嚴」,觸及不到民衆內心。

近蔣人士表示,蔣萬安知道喊出倒閣到真正實現,有非常大差距,成不成是其次,他的重點是,倒閣、國會重選是史無前例的,喊出來一定會引起討論,這樣才能喚醒民衆對民主憂患意識、激起選民的熱情。

國民黨部已經定下各民代426動員的責任額,但距離活動還有一週,要怎麼把北檢民衆的熱情延續到426,是黨部要思考的問題。不具名藍委就擔憂,426活動現場若都是動員來的支持者,沒有吸引到自主選民,這對催出罷免不同意票,是否有利,也令人擔憂。

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雅屏指出,不管是倒閣或大罷免,國民黨都當數學問題處理,「但政治鬥爭要爭的是民心,不是單方面或自作多情的推演」。目前國民黨的困境是,沒有一套論述能真正打動、凝聚選民。

張雅屏表示,高喊反戒嚴,選民無感,通常只有政治人物不公平待遇纔有短暫效應。無論倒閣、反罷免或426上凱道,最重要應該是重新凝聚起支持者渙散的士氣,這個方法就是應該要訴求給臺灣人民的安定感。

張雅屏說,國民黨應該思考如果訴諸選民維持多數的重要性,甚至可主張罷免總統的修憲,讓在野立委多數的立院能正道護憲,罷免違憲總統。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蘇子喬表示,國會解散重選對臺灣現階段政治環境比較好,所以提出倒閣主張是大破大立的決定。罷免是純粹的仇恨,用罷免去扭轉國會席次是少見狀態,但國會解散重選,在內閣制或雙首長制,都是正常運作的制度。

蘇子喬說,2024選舉後,藍白合作不穩固,因此當時強調製衡力,而非組閣正當性,此次若能國會改選,在野應該主張,重選後誰在立法院佔多數,就應由誰組閣,倒閣應是爭取執政的手段,而非維持制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