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語能力落差大 學生團體建議分級分班

EdYouth 臺灣一滴優教育協會等學生團體6日舉行「2025 語言文化教育政策白皮書」記者會,提出8大訴求,希望藉此扭轉目前教育現場對本土語言資源不足、師資斷層、課程規畫困難及學生學習意願低落等狀況。(姚志平攝)

EdYouth臺灣一滴優教育協會與學生團體今日發佈「2025語言文化教育政策白皮書」,認爲本土語言政策落差大、課程難度不符需求等問題,建議分級分班、提高教師待遇等。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迴應,課綱提供分級教學彈性,未來會努力推動差異化教學。

EdYouth臺灣一滴優教育協會與學生團體今日發佈「2025語言文化教育政策白皮書」,認爲本土語言政策落差大、課程難度不符需求等問題。(林縉明攝)

EdYouth指出,臺灣長期以華語爲主的教育環境,許多本土語言在家庭、學校與社區層面都面臨衰退危機。弱勢語言往往缺乏教學資源與制度性支持,亦因社會環境與升學考量,使得學生對於本土語言的學習與應用意願不高。不少學生雖然肯定本土語言的重要性,卻在實際課程與生活情境中,難以獲得足夠練習與接觸機會,最終使語言傳承不斷萎縮。

EdYouth 臺灣一滴優教育協會等學生團體6日舉行「2025 語言文化教育政策白皮書」記者會,提出8大訴求,希望藉此扭轉目前教育現場對本土語言資源不足、師資斷層、課程規畫困難及學生學習意願低落等狀況。(姚志平攝)

政大學生許瑞兒表示,有超過40%受訪學生不滿意現行的本土語言課程,因爲部分學生國中之前沒有接觸本土語言,學習較困難,同一門課中學生程度不同,建議加強師資培訓,也能分級分班,貼合學生需求。

2025語言文化教育政策白皮書提到,呼籲立法院儘速通過國家語言發展中心設置條例,希望教育部及國家教育研究院應建立以學生使用需求及生活背景的臺語、客語教學體系。另外,原民會應研議平埔族語言納入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以及把新住民語言納入本土課程。

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主任楊秀菁表示,科缸中提供本土語言以程度分級教學的可能性,學生背景也可能相當多元,教師可以照學生程度選擇適當較材,未來會努力推動差異化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