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銀擬發穩定幣 助貿易談判
財經熱門
穩定幣小檔案
今年7月美國通過《天才法案》(GENIU Act),將穩定幣納入金融監管體系,引爆市場對加密貨幣熱潮。金管會銀行局長童政彰27日透露,臺灣已有1家銀行業者表達有興趣發穩定幣。鴻海董事劉憶如在公開場合指出,若臺灣能夠發行新臺幣穩定幣,將有助於企業在國際貿易中減少美元結算帶來的匯損,提升貿易談判籌碼。
銀行局長童政彰表示,「虛擬資產」專法已經送行政院,未來等立法院修法通過後,會依照專法授權來訂立相關執行法規。他指出,對於虛擬資產如何審計、資訊如何揭露、資本計提等,還有一些相關的罰則訂定,都已經與央行進行意見溝通。
金管會表示,未來草案公佈施行後,訂定管理穩定幣發行的規定,符合資格條件的發行人才能依法申請發行穩定幣。目前已有1家銀行有興趣正在研議中,至於是否以美元爲體系,仍要回歸市場運作而定。
劉憶如指出,當前美元仍是全球最主要計價與支付的貨幣,但美債惡化以及各國積極推動數位貨幣,美元獨霸地位正在被削弱當中,臺灣可望藉此尋找突破口。
她強調,臺灣不應在這浪潮中缺席,上半年美元匯率波動高達10%,出口廠商即使接單賺錢因美元貶值而出現匯損,若能以新臺幣跨境結算,可降低匯率風險、在談判中爭取更有利條件。臺灣企業能用新臺幣穩定幣付款時,國際貿易的自主性與韌性都會提升。
行政院前院長、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沖日前表示,依照美國通過的天才法案,發行穩定幣必須要有十足法幣或者短期國債支撐,精妙之處在於可以節省利息又可確保銷路,也不用擔心以短支長,美國估算至少已經有3兆美元額度可以揮灑。
各國陸續推動本國穩定幣,港元、人民幣已經進行,日圓與歐元穩定幣也磨刀霍霍,意圖在數位貨幣戰爭霸。陳沖認爲,有資格問鼎貨幣戰爭的還有北京,大陸投入數位人民幣已久,技術早不是問題,且有兆元以上的境外人民幣和香港金融體系當後盾,以香港發行境外人民幣穩定幣不會影響境內貨幣政策、也可稍減美元穩定幣在國際上的市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