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機廠蓋3000戶社宅 黃瀞瑩:開發期程逾22年
臺北市長蔣萬安喊出4年新增7000戶社宅潛力基地,議員黃瀞瑩發現其中3000戶是北投機廠所蓋社宅。圖爲已蓋好的廣慈園區社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臺北市長蔣萬安喊出4年新增7000戶社宅潛力基地,議員黃瀞瑩發現其中3000戶是北投機廠所蓋社宅,得要花2689億元、超過20年纔可能換得。都發局說,將參酌南韓首爾市等國際城市規畫,未來執行多元取得社宅或可負擔住宅資源。
黃瀞瑩說,在捷運機廠上蓋房子,儘管工程評估可行,但北市府未向市民報告的是「這個以商場開發爲主軸的計劃需花費2689億元,開發期程預估至少要22.5年。」究竟是否符合經濟效益?開發案是否符合TOD政策在居住正義的實踐?
都發局說,市府盤點新增規畫社宅的潛力基地約7000戶,並公告第一階段優先推動社會住宅基地21處共6813戶,按程序編列規畫設計預算,並先期規畫評估。
都發局說,已編列5處社宅潛力基地預算,今年也將參酌首爾等國際城市相關規畫及可負擔住宅政策,在TOD計劃內融入提升公益性及多元取得社宅或可負擔住宅資源的政策,作爲未來執行方向。
另外,新北爲解決都會區原住民聚落違建問題,原民局陸續建置三峽隆恩埔、新店中正等原民社宅,預計推動樹林區南園段200戶社宅,但新北審計處指出,南園段社宅歷經置換用地,重辦先期規畫等過程,整體計劃已延宕5年多。
原民局說,受中央整體政策,改供其他用途使用,致原基地無法興建,後來改南園段492號等土地提先期規畫,預估建蓋3棟9樓計130戶,初估工程經費加道路拓寬及徵收,總經費將近18億元,持續向中央爭取補助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