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音圖中心屢流標 追加43.3億元

臺北市立圖書總館空間已達飽和,經過評估後,市府選定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舊址興建臺北市音樂與圖書中心。圖爲音圖中心完工示意圖。(臺北市文化局提供/張珈瑄臺北傳真)

臺北市音樂與圖書中心工程歷經多次流標,工程費預算從71.6億元追加43.3億元至114.9億元,增幅高達51%。藍綠議員質疑每坪發包金額從24.6萬元飆到37.1萬元,過去明顯太低,甚至不斷改變標案模式導致標不出去,要求市府檢討。北市文化局迴應,參考物調指數和廠商意見估算工程費,數字相當務實。

文化局昨赴議會教育委員會專案報告,由於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空間已飽和,經評估選定北市大安區信義路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舊址作爲音圖中心興建基地,已在2024年12月取得建照,總工程費包括新建工程費及專案管理費,由文化局與市圖共同分攤,北市水利處代辦。

教委會召集人、國民黨議員秦慧珠指出,前臺北市長柯文哲任內,音圖中心原先是設計標和施工標分開,後改爲統包工程因預算太高遭刪,發包多次皆流標,柯又再改爲設計標和施工標,將「爛攤子」留給下任市長。

民進黨議員趙怡翔表示,營建物價總指數預估增加15%,但音圖中心總預算增加51%,完全不成比例,每坪發包金額從24.6萬元飆到37.1萬元,過去明顯太低,根本浪費時間和金錢,市府應提出檢討。

民進黨議員簡舒培質疑,如果現在給預算標得出去嗎?能理解在搶工搶料的情況下,工程費必然飆升,但過去曾給預算後,局處自行壓低工程費導致工程流標,市府必須好好檢視流標原因、過程。

秦慧珠裁示指出,音圖中心決策過程反覆,請文化局統整音圖中心規畫、成案、編列預算內容,並提出未來發包如何在先天不足條件下收尾。

水利處科長方偉德迴應,2020年7月預算編列完成物調指數是89.59,預估到2025年6月是115.28,差距28.67%,流標後曾做檢討評估,依《採購法》徵求廠商意見與報價。

文化局長蔡詩萍說,先發包才能知道廠商在意與關心的內容,副市長李四川有提醒要確定廠商希望經費範圍,否則議員會擔心給了預算又要追加,目前有7家廠商提供參考經費,數字相當務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