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 公廁一市兩制 議員促增坐式馬桶
臺北市議員侯漢廷指出,臺北市捷運工程局在2019年訂定新車站廁所坐蹲比應爲2比1,但大多數舊站仍未導入新標準,臺北地下街、公園公廁,也普遍存在坐式馬桶數量不足的問題。(邱芊攝)
長者、孕婦及行動不便者近年使用蹲式馬桶意外頻傳,臺北市捷運工程局在2019年訂定新車站廁所坐蹲比應爲2比1,但此標準僅適用新建車站,多數舊站仍未導入新標準,文湖線24站中更僅1站達標。新黨議員侯漢廷批北市公廁「一市兩制」,要求全面汰舊換新。北捷公司迴應,改建時會盡可能增坐式馬桶。
侯漢廷表示,捷運工程局於2019年訂定新車站廁所坐蹲比應爲2比1的友善規範,但文湖線24站中僅有忠孝復興站達新標準,還有民衆向他陳情,雙連、圓山等人潮密集站點,女廁竟僅設1間坐式馬桶。
侯漢廷指出,問題非僅存於捷運系統,由北市市場處管轄的臺北地下街6處男廁,坐式馬桶竟是「掛0」;而北市公園處所轄的部分公園公廁,也普遍存在坐式馬桶數量不足的問題。
他要求,臺北捷運公司、市場處、公園處全面檢討,盤點公廁坐、蹲式馬桶數量與比例,優先改善旅客人流高、長者使用率高的重點場域,將坐式馬桶比例提升至60%以上。
臺北捷運公司迴應,目前廁所蹲坐式馬桶應設置比例,並無相關法令規定,但自2011年起,辦理既有車站廁所擴充及改建工程時,坐式馬桶數量均已高於蹲式馬桶,針對早期通車或改建車站廁所,將持續評估可行改善方案,儘可能增加坐式馬桶。
市場處表示,已請臺北地下街維管單位增設坐式馬桶。公園處迴應,近年推動公廁2.0計劃,34座流動廁所已更新完成,年底前會改建7座固定廁所及1座特色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