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廁坐式馬桶取代蹲式?民衆怕髒全崩潰 環境部迴應了
我國邁入超高齡社會,爲了讓長者如廁更方便,環境部將在公廁推動增設坐式馬桶。(本報資料照片)
我國邁入超高齡社會,爲了讓長者如廁更方便,環境部將在公廁推動增設坐式馬桶,但民衆表示,基於衛生考量,在外面只敢上蹲式馬桶,擔憂未來只有坐式廁所可使用。環境部環管署今天澄清,未來公廁坐式、蹲式馬桶比例,將從原本的2比3,提升至3比2,只是坐式馬桶數量增加,既有蹲式馬桶不會因此拆除。
有民衆在社羣平臺發文表示,她出門在外只上蹲式馬桶,不想碰馬桶,看見政府要推動全坐式馬桶的新聞,直接崩潰,若以後只有坐式馬桶,會選擇半蹲如廁。也有民衆留言說,外面馬桶非常髒,光是懸空都擔心,怎麼敢坐着如廁。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長顏旭明今天表示,環境部近期推動公廁提升計劃,其中考量到國際趨勢及因應超高齡化社會,未來將增加坐式馬桶的比例,目前公廁坐式、蹲式馬桶比例,依內政部規定是2比3,將來會逐步達成3比2的目標。
他強調,推動本計劃的目的是讓長者及行動不便者,可以更輕鬆如廁,日本也有「幸福讓」概念,希望空間設計儘可能照顧多元需求跟族羣,將公廁坐蹲比調整爲3比2,是增加坐式廁所的數量,並不會拆掉既有蹲式廁所,且隨着公廁新建,蹲式廁所的數量也會增加,只是與坐式廁所的數量有所不同。
環管署補充,目前全國列管約4萬5000座公廁,坐式廁間及蹲式廁間設置比例,是參考內政部國土管理署的「公共建築物衛生設備設計手冊」設置,目前坐式馬桶約佔53.6%,蹲式馬桶佔比46.4%,因目前未達到建議比例,環境部才推動以提升坐式馬桶數量爲目標的優質公廁計劃。
針對民衆擔心坐式馬桶衛生問題,環管署表示,已同步要求公廁管理單位提供酒精、坐墊消毒液或馬桶坐墊紙等衛生用品,可用於清潔馬桶坐墊,提升防護措施,降低民衆對接觸面有傳染細菌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