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府回擊政院:坐擁史上最高預算 卻違法砍地方補助

行政院會上週宣佈刪除校園電價補助引發各縣市反彈,臺北市長蔣萬安(見圖)28日出席行政院會嚴正表達地方堅定立場。(郭吉銓攝)

行政院近日通知地方縣市政府,一般性補助款未來將採「申請審覈制」,若地方政府有預算需求,需向中央單位提案申請,由所屬部會審覈,此舉也引發各地方縣市首長不滿。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27日將矛頭對準臺北市,直指北市明年會拿到史上最高的統籌分配稅款,肯定有足夠能力支應地方自治項目例如學校經費。北市府副發言人蔡畹鎣則批評,行政院纔是坐擁史上最高預算,卻只會違法刪減地方補助、將責任推給地方,更惡意分化地方。

李慧芝27日深夜在臉書上發文,表示《財劃法》在去年底修法後,訂了第30條第3項規定:「中央政府給予地方政府之一般性補助款項金額,不得少於修正施行前一年度預算編列數。」李慧芝說,條文並沒有獨厚任何一個縣市,且新版財劃法的水平分配公式有瑕疵。

李慧芝又將焦點轉至不同於一般性補助款的「統籌分配款」,指出有些縣市獲得的統籌分配款,甚至不會增加,例如連江馬祖,必需靠中央補助;但也有不少地方政府會大幅增加,例如臺北市。

李慧芝說,臺北市明年會拿到史上最高的統籌分配稅款,超過1140億,比去年增加了整整64%,財源已經如此充裕,肯定有足夠能力支應地方自治項目例如學校經費。而中央則在財源大幅減少下已經不得不舉債4000億,也不得不調整科目配比,畢竟中央要照顧每一個地方,包括連江。

對於行政院發言人發文稱「分錢要正當、用錢要恰當」,臺北市政府副發言人蔡畹鎣表示,行政院坐擁史上最高預算,卻只會違法刪減地方補助、將責任推給地方,更惡意分化地方。

蔡畹鎣表示,行政院始終不說的事實是,中央坐視臺北從中央獲配財源長期是六都末段班,今年更是倒數第二,比六都平均少了100多億。「事實是,馬祖拿到補助變少,正因爲行政院不把一般性補助款總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