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去年淨收入935億元,管理層稱樓市迎來顯著修復
居住服務平臺貝殼發佈了2024年度業績。
3月18日貝殼公佈數據顯示,過去的2024年,該公司實現淨收入935億元,同比增長20.2%;2024年度淨利潤爲40.78億元,同比下降30.76%;2024年經調整後淨利潤爲72.11億元,同比下降26.4%。
作爲業內頭部居住服務平臺,貝殼的業績表現,可反映銷售市場的真實走勢。
去年9月份以來,樓市政策效力超預期釋放,帶動市場行情顯著修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均實現同比正增長。今年一、二月份以來,房地產市場繼續保持止跌回穩的勢頭。
從貝殼業績也可看出,去年四季度其新房、存量房交易均有拉昇。
年報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貝殼存量房業務總交易額(GTV)爲7448億元,同比增長59.1%,淨收入89億元,同比增長47.5%。同期新房業務GTV爲3553億元,同比增長49.3%,淨收入同比增加72.7%至131億元。
全年來看,2024年貝殼總GTV爲33494億元,同比增加6.6%,其中存量房GTV同比增加10.8%,新房GTV同比下降3.3%。收入方面,存量房淨收入282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新房業務淨收入同比上升10.1%至337億元。
去年,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9738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2.9%,貝殼新房業務調整幅度小於行業整體。“去年新房業務跑贏市場,這主要來自公司更廣泛的渠道服務覆蓋、以及去化能力的增強。”貝殼在財報中表示。
貝殼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徐濤表示,2024年,存量房和新房市場均在9月刺激政策出臺後迎來顯著修復,2024年存量房交易量同比有所增長。從交易結構上看,存量房交易量佔全國房地產交易量的比例進一步提升。
當下,房地產行業已經進入買方市場,房子的成交難度在增加。貝殼的應對策略是,新房業務與優質開發商合作,縮短應收賬款週期,提高央國企開發商比重;同時,在房屋賣舊買新的趨勢下,打通、整合新房和存量房的客戶資源。
截至期末,貝殼來自國央企開發商的新房業務淨收入佔比,由2023年同期的約53%提升到2024年第四季度的58%。期末應收賬款及合同資產(扣除信用損失準備)大約爲55億元,其中多爲應收開發商的款項。
房產交易業務“基本盤”之外,貝殼在大力投入家裝家居、房屋租賃服務業務。
2024年,貝殼的家裝業務實現收入148億元,同比增長36.1%。房屋租賃服務業務方面,全年淨收入143億元,同比增長135%;截至四季度末,省心租在管房源規模超過42萬套,租客續約率提升至約54%。
目前,貝殼的非房產交易服務業務,對總營收的貢獻佔比已經達到33.8%,較2023年提升了9.1個百分點。過去一年貝殼淨收入的增加,也主要是因爲新房業務淨收入的增加,以及家裝家居和房屋租賃業務的擴張。
貝殼收入盤面擴張的同時,營業成本也在上升。2024年,貝殼的營業成本總額較2023年的561億元,上升25.8%至705億元,較收入增速略高。
細看各項成本,去年其外部分傭同比增加11.5%至228億元,內部佣金及薪酬的營業成本同比增加11.1%至189億元,家裝家居營業成本同比增加32.8%至102億元,房屋租賃服務成本同比增加121.0%至136億元,此外門店成本29億元、其他成本21億元。對比來看,家裝家居及租賃業務,成本增幅相對明顯。
與此同時,期內貝殼的運營費用總額同比增長13.3%至192億元。截至2024年期末,貝殼年度淨利潤爲40.78億元,經調整後淨利潤爲72.11億元。
貝殼財報列出的經調整淨利潤,是一項非通用會計準則財務指標,即剔除以下各項後的淨利潤數據:股份支付薪酬費用,收購及業務合作協議產生的無形資產攤銷,商譽、無形資產及其他長期資產減值,以及投資減值等。
截至報告期末,貝殼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受限資金及短期投資總計616億元。其中,短期投資包括銀行定期存款、金融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投資。期末公司資產負債率爲46.3%,對比2023同期的40.0%略有上升。
徐濤對貝殼的業績總結稱,2024年公司全年淨收入同比增長20.2%,非房地產交易服務業務收入佔比達到33.8%,成爲新的增長引擎。盈利質量也有所提升,2024年經營性現金淨流入是調整後淨利潤的1.3倍。2025年在財務戰略上,將確保有效的資本配置,將資金投至“一體三翼”戰略和技術層面。
貝殼聯合創始人、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彭永東稱,過去一年,中國的房地產行業加速邁向新階段,客戶需求正轉向降低決策風險、追求居住品質。
他表示,去年貝殼的房產交易服務業務基本盤穩固,家裝家居業務提升規模和交付能力,房屋租賃服務精細化運營,貝好家業務探索C2M模式。未來,將堅定“更科技、更人文”的戰略方向,爲居住服務行業開拓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