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一季度淨收入233億元 年內將推動規模和效率並重
本報記者 吳靜 盧志坤 北京報道
5月15日,房產經紀服務平臺貝殼(NYSE:BEKE、 02423.HK)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務業績。
財報顯示,一季度的市場表現延續了去年9月份政策所帶來的積極影響。貝殼一季度實現總交易額(GTV)爲8437億元,同比增長34.0%;淨收入233億元,同比增長42.4%;淨利潤8.55億元,同比增長98%。
《中國經營報》記者觀察到,其中存量房業務淨收入同比增長20.0%,新房業務淨收入同比增長64.2%。非房產交易服務業務淨收入同比增長46.2%,佔總淨收入的比例達到35.9%。
據貝殼管理層介紹,今年公司會採取規模增長和效率提升並重的策略,持續加大在AI應用上的投入。
新房GTV同比增長53%
今年一季度,房地產市場延續了2024年9月份政策所帶來的積極影響。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新建住宅銷售額同比基本持平。同時,二手房市場活躍度除去節日影響仍維持在高位。隨着交易量的增長,整體供求關係有所改善。
受此影響,貝殼存量房業務GTV達到5803億元,同比增長28.1%,淨收入69億元,同比增長20.0%;新房業務GTV達到2322億元,同比增長53%,淨收入同比增加64.2%至81億元。
一季度新房業務增速高於存量房業務,其中通過鏈家品牌進行的新房交易額由2024年同期305億元增加32.1%至403億元;通過貝聯經紀人等渠道完成的新房交易額由2024年同期1213億元增加58.3%至1920億元。
這主要是緣於其持續聚焦覆蓋市場上的高熱度樓盤,另一方面依託機制牽引,繼續提升門店的新房業務參與度。貝殼管理層表示,今年將重點優化開發商合作界面,滿足其去化需求,並提升服務者的房客匹配效率。
貝殼管理層在業績電話會上表示,後續樓市表現受國際貿易摩擦對地產交易的衝擊,以及國內對衝政策的力度與節奏影響。目前,國內逆週期政策的持續發力將進一步增強居民的消費信心,將在某種程度上稀釋或者削弱貿易爭端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
管理層強調,今年會採取規模增長和效率提升並重的策略。在促進效率提升上,貝殼一方面通過提升內部精細化管理,通過店東工作臺、AI智能房源推廣助手等工具,以及線下的房源聚焦會等,來助力房源的傳遞和流通;另一方面通過平臺運營機制建設,如積分制權益體系、區域共治理事會等,來激勵店東向上發展、加強跨店合作。
一季度,平臺店均、人均GTV分別同比增長8%和14%,其中貝聯人均GTV同比增長18%。
管理層在電話會上強調對AI技術的投入,目前貝殼在C端和B端都落地了多項智能工具。面向消費者,AI找房助手“布丁”在10個城市上線測試,方便智能、高效找房。面向服務者,經紀人在客源端的助手“來客”、在房源端的“AI房源維護助手”、數字夥伴“小易”等產品能夠提升房源客源匹配效率、房源維護效率、保障一線標準化服務品質等。
據瞭解,貝殼還將在AI應用上持續推進,短期內研發費用會保持增長。
非房業務持續增長
在非房業務方面,一季度,貝殼非房產交易服務業務的淨收入同比增長46.2%,佔總淨收入比例達到35.9%。
報告期內,家裝家居業務表現良好,淨收入29億元,同比增長22.3%;家裝家居業務貢獻利潤率達到歷史新高32.6%,同比提升2個百分點。
據管理層介紹,貝殼今年家裝家居業務調整了發展節奏,以重塑產品力、交付力爲核心目標,同時讓組織結構更加高效。
據悉,2024年貝殼開始在家裝業務上推進“資金存管”,客戶款項在驗收滿意後解凍,打破傳統“先付款再裝修”模式,多系統集成保障用戶資金安全,已覆蓋北京、武漢等多城。
房屋租賃服務收入方面,得益於在管房源規模的快速提升,一季度淨收入達到51億元,同比增長93.8%。
截至一季度末,貝殼在管房源規模超過50萬套,其中“省心租”在管房源量超過49萬套。服務於租後場景的AI助手“小惠”已經在13城進行線上測試。
新興業務方面,貝好家定位於“數據驅動型住宅開發服務平臺”,自2023年成立至今,以不同模式參與了多個項目。其中,2個輕資產模式已落地西安、成都。首個開盤的產品定位合作項目北京長安華曦府在精準C2M產品定位助力下實現“三開三罄”。
(編輯:盧志坤 審覈:童海華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