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陽區推動社保服務向基層延伸
今年以來,北京市朝陽區着力推動服務觸角向基層末梢延伸,通過一個個紮根一線的服務載體,讓社保關懷從“窗口”走向“門口”,從“集中辦理”變爲“就近可及”,讓企業羣衆在家門口、轉角處就能感受到“朝陽溫度”。
打造老百姓“家門口”的暖心窗口
早上8點50分,孫河地區便民服務中心社保窗口的工作人員已整裝待發。統一的制服、整齊的評價器、醒目的“暖心窗口”標識,構成了社保服務的第一印象。“請您稍等,我馬上爲您查詢參保繳費記錄”,工作人員雙手接過材料時的微笑,讓前來辦事的李阿姨備感親切。
窗口旁還設有“適老化”服務包,提供老花鏡、輪椅、應急藥品等,爲老年羣體提供更便捷、暖心的服務。
這是朝陽區社保窗口標準化建設的縮影。今年,朝陽區人力社保局聯動43個街鄉開展“接待塑形象、溝通傳溫情、指導顯專業、關愛提效能”四暖心窗口建設,配置4個“街鄉片區社保服務專員”,通過“標準化建設包片指導+個性化需求精準對接”模式,推動社保服務標準化覆蓋率達100%,充分優化羣衆辦事體驗。尤爲值得一提的是,還同步在街鄉開展了“暖心之星”選樹活動,分別設立“暖心服務之星”和“崗位技能之星”兩個專項獎,通過樹立服務標杆,激發窗口人員內生動力,形成“暖心服務常態化、業務提升持續化”的良性生態。
“社銀合作”讓社保服務融入生活“一刻鐘”
“從我家到交行三元支行不到1公里,日常查詢個人對賬單、繳費記錄、變更個人信息隨時能辦,還有人指導,太方便了!”一位曙光里社區居民的感慨,道出了“社銀合作”網點的便民價值。
據瞭解,朝陽區立足區域經濟特徵,精準佈局“社銀合作”網點,選取工商銀行北京朝陽支行、建設銀行北京花家地支行、交通銀行北京三元支行、北京農商銀行十八里店支行、北京銀行北辰路支行、華夏銀行北京媒體村支行、農業銀行北京英家墳支行7家合作網點,打造了“城區步行一刻鐘”以及“輻射範圍5公里”的社保便民服務圈。
目前,市民可通過網廳辦理、自助機具、窗口受理三種模式,在合作銀行網點辦理查詢打印、登記徵繳、資格認證、遺屬待遇、退休人員轉移、社會保障卡6個主要類別55項常見的社保經辦業務。截至7月底,朝陽區7家“社銀合作”網點共接待諮詢6400餘人次,受理業務2萬餘件,有效爲羣衆提供就近辦、多點可辦的服務便利。
朝陽區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商務人士的“高效辦”到老年人的“暖心辦”,從企業的“批量辦”到個人的“便捷辦”,下一步,朝陽區將繼續深挖銀行網點區位與資源優勢,擴大合作覆蓋面。
“幸福社保會客廳”爲企業就近提供“一站式”服務
走進八里莊街道便民服務中心,20餘家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圍繞社保政策落地、高頻業務事項等話題熱烈討論——這是“幸福社保會客廳”流動會客點的首場活動,也是朝陽區將社保服務觸角延伸至街鄉的又一探索。
今年,朝陽區人力社保局傾心打造了“幸福社保會客廳”政企交互平臺:以區社保中心主會客廳爲核心,在街鄉便民服務中心、“社銀合作”網點等區域設立“流動會客點”,實現“以企業需求爲導向,以精準服務爲內核”的服務效能躍升,推動基層人社工作從“被動解決問題”到“主動創造價值”的質變。
相較於區社保中心的主會客廳,流動會客點更添“家門口”的便利。區人力社保局選派負責業務骨幹組成“移動服務組”,帶着針對企業特殊問題的“定製化解讀方案”上門。通過“固定陣地+移動服務”的立體網絡,爲企業就近提供“一站式”服務。
“‘會客廳’這一‘面對面’政企互聯互通平臺,讓社保部門真正摸清了社保服務與企業發展的供需匹配,讓我們在‘家門口’就得到了清晰指導和發展建議,這種精準對接不僅幫我們卸下了包袱,更讓我們深切感受到朝陽服務企業的誠意。”來自北京華聯(SKP)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企業代表參加了會客活動後如是說。企業間的經驗分享更成了意外收穫,你來我往間,原本分散的個體經驗匯聚成集體共識,讓政策落地有了更多“民間智慧”的支撐。
未來,朝陽區將繼續暢通利企便民服務鏈,讓社保服務的觸角更廣泛、網絡更密集、關懷更貼心,切實讓“小窗口”成爲連接民心的“大橋樑”。(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賴志凱)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