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小學今年秋季學期將全面開設人工智能通識課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今天,北京市中小學人工智能教師2025年暑期實訓項目正式啓動。本次實訓由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教育學院主辦,旨在爲2025年秋季北京市全市中小學全面開設人工智能通識教育課程提供課程及師資的支撐。
參加培訓的是北京市各區擬承擔中小學人工智能通識課程教學任務的骨幹教師和教研員,共有130名學員,覆蓋基礎教育全學段。
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25年秋季學期起,北京市中小學將首次系統開設每學年不少於8課時的人工智能通識課程,覆蓋1400餘所學校、超過183萬名在校生。本次暑期集中實訓,承擔着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保障秋季課程順利開課的任務,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據瞭解,此次實訓共計32學時,圍繞三個方面進行:一是強化政策理解,培訓將重點解讀國家和北京市關於人工智能教育的政策文件,幫助參訓教師準確把握課程目標、教學要求與評價方式,明確秋季課程實施的路徑和標準,確保教學設計有據可依、有章可循。二是提升專業素養與教學能力。培訓將通過高校專家和一線教學科研人員的專題講授,深入學習人工智能核心知識與典型應用場景,結合中小學課堂需求,幫助教師構建起技術認知框架,並掌握將技術內容有效融入教學的策略方法,提升教學勝任力。三是注重小組研修,推進課程設計落地。實訓以小學、初中、高中三學段四個班級爲單位開展分組合作,圍繞“課程框架+教學方案”雙成果任務協同研討,形成可操作、可落地的教學設計成果。
實訓結束後,參訓教師不僅要完成本校秋季課程開設的準備任務,還將在後續承擔各區組織的教師培訓與經驗分享,引領帶動人工智能通識教育在區域內持續推進。
據瞭解,下一階段,北京市教委將繼續統籌推進人工智能教育“種子教師”遴選與支持機制,建設一支立足教學、引領示範、輻射帶動的骨幹教師隊伍。同時,將推動各區成立區域教研共同體,圍繞教案設計、教學資源開發、課例研究等開展常態化協同教研,形成“區區有團隊、校校有教師、班班有課程”的教育生態。北京市還將組織開展優質課例遴選與展示活動,通過案例評選、成果推廣等形式,進一步提升課程實施質量,打造具有“北京經驗”的人工智能教育範式。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