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涉臺做了近乎革命性變革」 張五嶽:未來數月是兩岸交流機遇期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嶽27日表示,雖然中共四中全會會議公報涉臺只有短短兩句話,但推測「十五五規畫」對兩岸一定具有史無前例的重視與比重。記者陳宥菘/攝影

中共上週召開四中全會通過「十五五規畫」建議稿,會議公報涉及兩岸部分提到,「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動祖國統一大業」。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嶽27日表示,雖然只有短短兩句話,但推測「十五五規畫」對兩岸一定具有史無前例的重視與比重。而在明年3月全國人大拍板定案前,將是兩岸推動民間與社會交流的機遇期。

政大國關中心27日上午舉辦「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與臺灣光復八十週年」座談會。張五嶽在會上指出,觀察四中全會公報,以及19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給國民黨主席當選人鄭麗文的賀電、24日透過全國人大立法紀念臺灣光復,再到25日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講話中談及「統一後」的好處,「顯然北京在涉臺議題做了很多近乎革命性的變革」。

張五嶽表示,四中全會公報的兩岸議題雖然只有短短兩句話,但他認爲十五五規畫的兩岸專章「一定是史無前例的重視,一定是賦予史無前例的比重」。

他解釋,從近期大陸對臺灣光復80週年一系列舉措,加上清楚地串起馬關條約、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臺灣光復、聯大2758號決議案、一中原則,一直到臺海和平;涉外方面,大陸外交部網站上涉及雙邊外交關係的聯合聲明與公報,三分之一以上都會談到臺灣問題,這都是史無前例。

他續指,中共「第十五個五年規畫」範圍是2026至2030年,這對於中國式現代化、對兩岸關係推進都是關鍵性時刻,很難想像大陸不會在反獨、促統、促融上有所推進,提出一些操之在己、具體的方法。因此他研判,北京對臺政策或不再停留於口頭宣示與寄望在單邊作爲,將來會利用國際場域推進,甚至嘗試落實到臺灣內部,臺灣需要思考因應。

張五嶽研判,明年臺灣有九合一選舉,美國也有期中選舉,而美國總統川普明年訪問大陸之前,美臺關係成爲美中關係的引爆點機率不高,因此從現在到明年大陸通過十五五規畫之間,將是兩岸推動民間交流、社會交流的機遇期,是否願意運用取決於兩岸執政者的智慧。

不過,他提到,大陸雖然一方面強調牢牢掌握兩岸關係的主導權與主動權,但在陸客、陸生、觀光等兩岸人員互動與社會交流議題上,做法又似乎取決於臺灣方面執政者的態度。因此未來幾個月,大陸能不能有一些新的思維與作爲?臺灣方面又如何避免敵意螺旋加深?取決於兩岸對「機會之窗」的掌握。

政大國關中心27日上午舉辦「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與臺灣光復八十週年」座談會,會議由政大國關中心主任王信賢(左4)主持,中華經濟研究院所長劉孟俊(左起)、政大國關中心副研究員曾偉峰、師大公領系主任黃信豪、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嶽、臺大政治系教授張登及等學者出席與談。記者陳宥菘/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