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捷慶祝活動限會員中獎?議員批:用行銷綁架公共利益

臺北捷運旅運次數屢創新高,但慶祝活動卻因「會員限定」引發公平爭議。(本報資料照片)

臺北捷運旅運次數屢創新高,但慶祝活動卻因「會員限定」引發公平爭議。北市議員侯漢廷指出,北捷民國108年慶祝第100億人次時,以全民皆可中獎方式找到幸運乘客,但自112年第125億人次起,資格被改爲「限臺北捷運Go App會員」,「以行銷綁架公共利益」,排除上百萬實際貢獻的乘客。北捷迴應,基於公平性,未來捷運里程碑相關活動,將提供部份獎項給非會員參與。

北捷首次辦理送票活動爲108年運量突破100億人次,112年時運量突破125億,之後每達成5億人次即針對會員辦理贈獎活動,分別爲112年2月125億、112年11月130億、113年7月135億、114年3月140億及114年11月145億。

侯漢廷表示,108年北捷第100億搭乘人次中獎者,是一名使用悠遊卡搭乘的70歲長者,以電子票證票面卡號作爲中獎憑證,能讓所有搭乘者都有中獎機會,但112年後北捷卻改爲只認會員資料,官方放棄公平原則,民衆搭再多捷運只要不下載 App,永遠沒有中獎資格;同時也沒考慮到沒辦法申請會員的民衆,如有數位落差的長輩、使用多元支付方式進出者,皆被排擠在會員外。

侯漢廷說,北捷112年慶祝活動改以會員制度中獎時,日均運量約200萬人次,App會員約66.6萬人,假設以全體會員每天搭2次,產生133.2萬人次,仍有66.8萬人次的運量貢獻者被排除在外,北捷以全民貢獻的運量數據,作爲會員中獎的宣傳素材,這是對公共服務精神的背離。

他要求,北捷未來旅運里程碑相關活動不得再限制會員資格,應開放所有乘客公平參與,可採全民獎勵、會員回饋雙軌並行,互不排擠,同時更加公平合理,捷運是全民共同使用的公共建設,里程碑應屬全民榮耀,不應被私有化成特定會員的行銷活動。

北捷指出,如旅客非綁卡會員,則無旅客聯絡資料可供聯繫領獎,未來將提供部份獎項給非會員參與。(臺北捷運公司提供/張珈瑄臺北傳真)

北捷總經理黃清信說明,過去在第100億人次時,抽出10箇中獎名額,但只有找到6人,另外4人則尋找未果,以會員獎勵方式是想採實名制通知,未來基於公平性,會考慮留有相對應的名額給非會員來參與,採雙軌方式實行。

北捷說明,如旅客非綁卡會員,則無旅客聯絡資料可供聯繫領獎,以108年所舉辦的100億人次活動爲例,該活動第100億乘客前後各5名乘客,因無聯絡資訊,僅能公告卡號,請旅客主動聯繫,最終亦只有6名乘客主動與本公司聯繫;爲使非會員旅客也能共襄盛舉,未來捷運里程碑相關活動,將提供部份獎項給非會員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