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捷1措施悄上線!「多年毛病」終於改了 通勤族拍手變傻眼:搞錯重點

北捷的列車跑馬燈,經常被搭乘民衆批評內容過長、宣導文字過多。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曾原信攝影

臺北捷運的列車跑馬燈,經常被搭乘民衆批評內容過長、宣導文字過多,讓原本用來提醒即將到站名稱的作用大打折扣,甚至有乘客形容「彷彿要看一分鐘廣告才能知道站名」。許多民衆反映,跑馬燈不但有中文宣導文字,還要跳換多次英文,加上快要關門時纔會結束,使用上造成困擾。近期北捷針對此問題做出改善,卻仍被批搞錯重點。

一名網友在「Threads」上提出意見,認爲北捷把跑馬燈的調整重點放錯方向,如照片上顯示「古亭(轉乘綠線)」。乘客真正困擾的是宣導廣播遮蔽了站名資訊,而非站名顯示過於簡化。現在,北捷把轉乘資訊用「站名/顏色線名」取代完整路線名的做法,更容易讓旅客產生混淆,尤其官方路線圖上也未出現「綠線」的名稱,對外國旅客及色弱或色盲者來說辨識更具難度。

不少網友也迴應表示,「一下綠線,一下松山新店線,真的是在跟外國旅客玩遊戲欸」、「換成新版螢幕就不會有問題了」、「尤其是橘線好多人會說黃線」、「這種官方詞彙,真的要統一專有名詞比較好,不熟悉的人才不會霧煞煞」,但也有人認爲「很清楚啊」。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北捷針對民衆反映,已經開始減少站間宣導文字,並試辦跑馬燈精簡顯示,即將到站時只顯示站名、轉乘路線及必要資訊,方便旅客快速掌握列車位置。北捷表示,調整後跑馬燈會持續顯示前後站名、終點站,轉乘站則改爲顯示站名與轉乘路線,刪除冗長文字,提升辨識度。

以大橋頭站至民權西路站爲例,列車行駛中跑馬燈持續輪播站名與終點訊息,抵達轉乘站民權西路時則會顯示「民權西路(轉乘紅線)」,英文標示也同步優化,採用站名、英文代碼及轉乘路線,方便國際旅客辨識。此項試辦措施目前已於中和新蘆線部分列車上推行,後續視情況擴展到其他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