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兒絲樂園關閉爆退費糾紛 消保處:違反平等互惠契約不具效力
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前排左二)、吳沛憶(前排中)、臺北市議員何孟樺(前排右二)、新北市議員黃淑君(前排右一)等人26日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與律師黃川赫(後排左一)及家長代表共同控訴貝兒絲樂園退費爭議,呼籲政府強化監理、業者出面迴應。(鄧博仁攝)
貝兒絲樂園分店遍佈全臺各地,自2024年底以來,已有9間分店關閉,最後一間板橋館也將於9月底結束營業,不少購買儲值會員卡的家長在退費時,除以非會員家計算外,就連贈品金額也要扣款,受害家長600人,爭議款項逾390萬。行政院消保處副處長陳星宏表示,業者制定的定型化契約條款加入違反平等互惠原則的內容,基本上是不能對消費者發生任何法律效力,後續會滾動式檢討商品服務禮券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內容。
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吳沛憶、張雅琳,與臺北市議員何孟樺及黃淑君攜手今天攜手家長代表舉行「親子樂園變家長惡夢」貝兒絲樂園消費爭議記者會。何孟樺表示,貝兒絲爭議是吃人的退費機制,貝兒絲有會員價,可是當家長要退費時,竟要以非會員價退費,中間價差被業者賺走。
她說明,非會員價兒童票是780元,大人是280元,所以一大一小要1060元,如果是會員價的話,一開始要儲值9800元,大人免費,小孩平日258元、假日398元,但退費時,業者說因爲退費了所以家長不再是會員,退費就要用非會員價計算,若平日去了10次,會員價消費金額是2580元,非會員價是1萬600元,差將近四倍,非常不合理。
何孟樺表示,儲蓄卡業務一般需要擔保公司,可是貝兒絲配合的擔保公司在今年1月就已清算解散,儘管家長們不斷找貝兒絲負責人,希望可以解決消費糾紛,但負責人避而不見,消保會開協調會時也完全不出席。更過分的是,業者一方面完全不理會家長的消費糾紛,一方面卻又在去年7月在汐止開了一間新的貝兒絲咖啡親子館。
吳思瑤說,這個案件表面上是消費爭議,但事實上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詐騙集團,用不合理的法規、契約規範,詐騙所有入會的會員。由於該案跨越6個縣市,希望經濟部跟消保處要以擴大協助的專案方式,協助這600多位家長調解。
吳思瑤提醒,貝兒絲最後一家分店將於9月底歇業,現在可以找到人,所以不要讓詐騙的貝兒絲集團神隱、落跑,政府動作要快。再者,要落實查覈三方履約機制,以及針對業者把贈品納入退款機制裡,要擴大修訂商品服務禮券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避免消費者權益受損。
陳星宏譴責貝兒絲,並表示業者的確惡劣,貝兒絲自己制定的定型化契約條款加入了違反平等互惠原則的內容,譬如贈品在消費者解約的時竟要納入總價款做比例扣減,或退還的話,基本上違反民法規定,甚至違反消保法上平等互惠原則,按消保法第12條、施行細則14條規定,這是一個無效條款,基本上不能對消費者發生任何法律上的效力,他們也會積極在法制的體例上、法規的健全上做後續的加強。
陳星宏建議,業者若真不出面,消保法有團體訴訟的制度,受害民衆只要超過20個人,消保處會協請相關的消保團體,幫消費者進行後續的團體訴訟,但不希望走到這一步, 這之前會請各地消保官積極做協調,必要時,縣市政府可依受害家長的申訴內容,依職權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