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增超2萬億元!中國科技股,價值“重估”進行時
DeepSeek的出圈,不僅讓其在全球爆火,還明顯提升了投資者對中國科技股的關注度。
記者發現,近日港股市場多隻科技股在上述熱潮的“助攻”下,已經突破去年港股市場9月、10月大漲後創出的高點,而包括港股市場、A股市場在內的中國權益類資產整體隨之也呈現持續走高之勢。
多隻港股科技股已突破去年高點
由DeepSeek熱潮帶動的市場情緒,日前正推動投資者對中國科技股價值的重估,這一點在港股科技股身上表現得尤爲明顯。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恆生科技指數成份股總市值累計上漲了約23540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1974億元)。
近日,多隻港股科技股已經突破去年港股市場火爆時期創出的高點。Wind數據顯示,恆生科技指數成份股中,已有包括金蝶國際、阿里健康、阿里巴巴-W、金山軟件、小米集團-W、騰訊控股、中芯國際、比亞迪電子、舜宇光學科技、聯想集團、小鵬汽車-W在內的十多隻股票價格突破去年高點,不少股票甚至創出最近數年新高。
以阿里健康爲例,該股在今年2月開啓上漲“加速度”,其間累計漲幅已達55.68%。今日,阿里健康盤中最高達到6.7港元/股,突破去年10月3日創出的6.3港元/股的前高點。今年以來阿里健康股價累計漲幅已達69.28%。
金蝶國際的漲勢同樣猛烈,其股價於今日最高達到15.46港元/股,大幅超過去年10月8日的高點(11.4港元/股)。今年2月以來,金蝶國際累計上漲46.30%,年內累計漲幅則已高達76.32%。
另外,頭部互聯網平臺公司中,阿里巴巴-W今年2月以來累計上漲近四成。騰訊控股今年2月以來累計上漲超過兩成。2月17日,騰訊控股股價一度達到512港元/股,較去年10月觸及的482.4港元的高位也已高出不少。
港股科技股的這波漲勢也帶動了港股整體走勢,恆生科技指數今年以來累計已經上漲23.08%,恆生指數今年以來累計則已經上漲12.74%。
機構普遍看好中國資產重估
近日,多家機構紛紛發佈策略觀點或報告,看好中國科技股。
申萬宏源近日的策略觀點顯示,市場曾經將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公司理解爲“消費股”,甚至一度理解爲“公用事業股”,對這部分互聯網平臺公司按照消費股給估值,但申萬宏源認爲,近期已經出現兩個明顯變化:(1)商業模式變化:近期以DeepSeek、文心一言、通義千問等爲代表的AI發展迭代迅速,港股互聯網平臺公司未來的主營業務收入可能逐步向AI科技遷移,估值體系可能變更;(2)投資者結構變化:港股市場的投資者結構相比A股更爲複雜,不同投資者無風險收益率的錨有較大差異。申萬宏源認爲,未來港股將從一個更多由外資定價的離岸市場,成爲融入大灣區的市場,無風險收益率和股權風險溢價都將逐步與國內接軌,在這個過程中,估值體系也會面臨重新定價,港股互聯網平臺公司估值重估的空間廣闊。
中航證券近日發佈的策略研究報告認爲,海外不確定性持續,國內穩增長政策接踵而至。DeepSeek引發全球資本對中國科技股重估,短期看,行情有望迎來主升浪,科特估行情或將重現併成爲本輪行情主線之一。中期看,提振消費、擴大內需和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被列爲2025年前兩大工作任務,內需板塊和自主可控有望成爲市場中期主線。
責編:萬健禕
校對:趙燕
版權聲明
" Type="normal"@@-->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爲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繫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Type="normal"@@-->
END
" Type="nor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