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科技股持續走高,港股通科技ETF(513860)漲近2%,機構建議把握港股科技股價值重估機會
2月18日,港股開盤上漲。截至發稿,恆生指數、恆生科技指數均漲超1%,港股科技股持續走高。
相關ETF方面,截至發稿,港股通科技ETF(513860)漲近2%,盤中換手率超5%,頻現溢價交易(當前溢折率1.03%)。成分股方面,微創機器人-B、微創醫療、美圖公司、吉利汽車等漲超4%,比亞迪股份等多股跟漲。
資金流入方面,據Wind金融終端,2月17日,港股通科技ETF(513860)獲資金淨流入1583萬元。
港股通科技ETF(513860)緊密跟蹤港股通科技CNY指數。該指數從港股通範圍內選取50只市值較大、研發投入較高且營收增速較快的科技龍頭上市公司證券作爲指數樣本,以反映港股通內科技龍頭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華泰證券發佈港股策略研報稱,DeepSeek具有低成本、高性能優勢,引發行業對資本開支、應用場景等討論,或推動投資者重新評估中國科技企業的技術潛力。2025年春節期間,出行、消費和跨境遊數據回暖,消費市場活力顯著提升。海外宏觀不確定性仍較高。展望後市,港股市場或維持震盪格局,建議投資者沿盈利預期變化調倉,增配互聯網與科技硬件,把握科技股價值重估機會。
國金證券表示,短期維度內,我們判斷港股“躁動行情”將延續,以情緒擴張(有透支但並未極端)和增量流動性爲主導;中期估值擴張空間有限,盈利修復的驗證是關鍵。基於我們的雙週期框架,2025H2港股或邁入“牛市”,先決條件有二:一是分子端對內地基本面修復更加敏感;二是分母端更加受益於外資重新迴流人民幣資產。節奏上,短期躁動行情繼續演繹後,提示未來市場波動放大的潛在觸發因素:海外分母端擾動重新升溫等。配置思路上,擁抱“AI”,重視“資訊科技(傳媒、計算機)+可選消費(商貿零售、消費者服務、紡織服裝、汽車)” “AI產業浪潮”的敘事之外,相關科技類資產自身的“估值與盈利前景之間的匹配度”所蘊含的配置價值已經足夠不錯。
申萬宏源證券指出,春季躁動階段,國內AI和機器人行情的性質以高彈性的主題爲主。而港股互聯網平臺則是能容納較大量機構資金的領域。中期來看,AI和機器人後續可能仍有多輪行情發酵, 港股互聯網平臺公司不僅是AI時代技術革命的核心參與者,更是A股投資者填補【AI+數據資產+應用場景】空白的稀缺資產。憑藉算力支持和數據要素,港股互聯網平臺公司能夠更好地完成AI商業化場景的深度滲透,相較行業新進入者,其業績兌現的速度和概率均更佔優。
(本文機構觀點來自持牌證券機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代表平臺觀點,請投資人獨立判斷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