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市青山區:“青”情相伴暖民心
近日,青山區自由路街道的特困供養對象冀先生緊握着護工的手道謝:“多虧有了這個住院陪護項目,術後有人照料,我才能恢復得這麼好!”這溫情一幕,是青山區服務類社會救助試點的生動註腳。近年來,青山區秉持“政府引導、專業支持、社會協同、精準服務”理念,推動救助從“物質保障”向“互聯網+物質+服務”延伸,用“服務溫度”勾勒民生幸福輪廓。
在青山區民政綜合服務中心的電子屏上,困難羣衆需求清單與服務進度實時滾動——這是“青網直達”行動的智慧成果。爲破解“供需錯配”,青山區創新打造“‘青’情相伴・暖在青山”品牌,構建全鏈條服務體系:77支幫扶小組入戶探訪518戶行動不便家庭,線上徵集827名服務對象需求,以“五星”評定標準爲5100餘名困難羣衆建立檔案,讓需求“看得見、摸得準”;據此定製的服務清單精準匹配需求,如爲109名殘疾人和低保老人提供“每週採買代辦”,康復理療則分入戶與到店提供差異化服務;資金保障上,“政府+慈善+志願”多元資金池發力,年投入50萬元財政資金保障低保、特困羣衆,40萬元慈善資金覆蓋低邊、防返貧監測對象,“黨建・愛心公益匯”衆籌479萬元物資資金,爲1.4萬人次提供志願服務,確保每一分錢用在實處。
“孩子中考時,社工幫着分析成績、選學校,順利進了一機一中;今年高考,又全程指導志願填報,圓了大學夢!”低保戶王女士的感慨,道出了“暖續航”行動的實效。青山區聚焦不同羣體需求,構建基礎型、發展型、服務型三類項目庫,讓救助既有“保障力度”更有“發展溫度”。“暖速達”築牢底線,“幸福食光”日均送餐80餘份,“暖浴到家”“暖巢煥新”完成50戶適老化改造及醫療服務守護基本生活;“暖續航”激活發展動能,助力30餘名學子升學、28名困難人員就業,實現“授漁”轉變;“暖常伴”厚植關懷,提供心理輔導、點亮500餘個“微心願”,讓困難羣衆感受家的溫暖。
青山區作爲全國服務類社會救助試點地區,截至目前,已累計服務2.6萬餘人次,救助範圍從低保特困延伸至邊緣羣體,31項服務清單打通“最後一米”,羣衆滿意度達92%,“數字民政”平臺實現全流程“一網通辦”,“一戶一策”精準度大幅提升。
如今,“‘青’情相伴・暖在青山”品牌深入人心。這份服務類社會救助的創新實踐,不僅是民生保障的升級,更彰顯着城市治理的溫度與精度——它以制度創新激活社會善意,用精準服務託舉個體尊嚴,讓每一份期待都被看見,每一份需求都被迴應,爲新時代民生工程寫下了“既有力度更有溫度”的鮮活註腳,讓發展成果真正化作萬家燈火裡的幸福滋味。(張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