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入新房子 實現安居夢
初秋時節,走進民勤縣重興鎮上案村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點,一幢幢農家小院錯落有致、精緻溫馨,鄉村道路寬闊平坦,文化廣場乾淨整潔,處處呈現出一幅美麗寧靜的鄉村新圖景。
“新房子質量好、環境好,配套設施完善,上下水通暢,生活垃圾由專人統一收集清運,住在這兒很方便。”說起搬遷後的新家,52歲的王集和臉上盡是笑容。
王集和的老房子在石羊河流域境內。近年來,爲進一步保護石羊河流域的生態環境,重興鎮對居住在自然保護地邊緣區域和生態環境敏感區域的散居羣衆實施了生態搬遷。
去年國慶節期間,王集和一家從老房子搬出來住進了新家。“新房總面積330平方米,住宿面積80多平方米,房前屋後都有院子,寬敞又明亮。”
重興鎮黨委組織委員王小歡告訴記者,截至目前,上案村生態及地質災害搬遷避險安置點已累計建成新農宅300多套,配套完成水電路污暖訊等基礎設施以及衛生室、文化廣場等公共服務設施。
“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不僅要讓羣衆住上好房子,更要讓大家過上好日子。”王小歡說,爲了讓搬遷羣衆實現“搬得出、穩得住、有業就”的目標,重興鎮採取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以及羣衆自籌相結合的方式,高標準打造了高效節水設施農業示範園,新建現代化溫室大棚200多座,並配套建設了育苗中心、分揀包裝中心和交易市場,解決了搬遷羣衆的收入問題。
來到王集和的溫室大棚,淡黃色的人蔘果掛在枝頭、鮮香誘人。“我用三個溫室大棚種植人蔘果,今年的人蔘果長勢好,個頭大、顏色好,能賣個好價錢。”王集和種植人蔘果已接近20年,他說,這幾年人蔘果產量高銷量好,一年收入能達到10萬多元。村裡有專門的合作社收購,也有公司上門收購,不用擔心人蔘果的銷售問題。
此外,王集和還經營着一個養殖大棚,養了幾十只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他說:“現在政策這麼好,我們有信心把日子越過越好。”
重興鎮上案村的搬遷,是武威市紮實推進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的生動實踐。
走進涼州區西營鎮五溝灣村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點,一幢幢新居規劃整齊,配套設施完善,學校、醫院、超市等一應俱全,極大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條件。
“政府幫我們建了這麼好的房子,現在出行、看病、娃娃們上學都方便。”涼州區西營鎮五溝灣村搬遷羣衆陳學忠對分到的房子非常滿意。
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不僅讓羣衆曾經的“安居夢”成爲現實,也讓他們過上了新生活。
據瞭解,自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項目實施以來,武威市把地質災害威脅區、河湖管理範圍及暴雨山洪災害受災區、地震災害危險區作爲搬遷重點,根據羣衆意願,按照“應搬盡搬、應搬早搬”的原則,累計建成152個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點,讓1.62萬戶搬遷羣衆過上了屋美、業安、路暢的好日子。
“搬遷中,我們面向符合條件的搬遷羣衆推出‘10+5+N’優惠政策,搬遷羣衆可享受10萬元補助、5萬元貼息貸款及再貸款支持,確保他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武威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說。
如今,越來越多的羣衆搬進了寬敞乾淨的新房子,開啓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譜寫着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新篇章。(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顧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