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股普漲 新質量標準將問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肖夏 重慶報道
2月21日,白酒板塊整體上漲,中證白酒指數一度漲超1.8%,其中金種子酒一度漲近8%,二十家白酒股集體上漲。截至收盤,貴州茅臺漲0.96%,古井貢酒、捨得酒業等漲超1%。
對於白酒板塊的上漲,市場也將其與《白酒質量通則》的徵求意見稿聯繫起來。
《白酒質量通則》 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提出、全國白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起草單位包括茅臺、五糧液、汾酒、洋河、瀘州老窖、古井貢酒等50多家酒企、行業協會、科研機構,覆蓋白酒的12類香型。徵求意見時間將於4月11日截止。
這一國家標準文件於2023年啓動,旨在從白酒標準體系的頂層設計出發,科學總結中國白酒的工藝特徵屬性,通過對關鍵工藝的描述,進一步規範和推動中國白酒國際化發展,從而提升中國白酒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推動和加快白酒的國際化進程。
2024年11月,白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組織起草工作組在江蘇省宿遷市召開標準起草啓動會及工作會議,對徵求意見稿(草案)逐章逐條進行討論,根據會議討論內容和意見,形成了徵求意見稿。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白酒質量通則》徵求意見稿爲了清晰地表達中國白酒特徵,對“白酒”“酒麴”“發酵容器”“蒸餾容器”和“貯存容器”等術語進行了定義,並提出了理化要求和感官要求,爲此還繪製了白酒風味輪爲消費者提供參考。按照徵求意見稿,白酒被定義爲“以穀物爲制酒原料,以酒麴爲糖化發酵劑,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勾調而成的蒸餾酒”。
和此前已實施的白酒相關國家標準相比,新文件對白酒的定義保持一致,但對於一些工藝環節的表述進一步嚴格。
2022年6月1日,《白酒工業術語》和《飲料酒術語和分類》兩項國家標準正式實施,對白酒的定義和分類進行了調整。《白酒工業術語》中明確白酒以“以糧谷爲原料”,並分爲“固態發酵法”、“液態發酵法”和“固液發酵法”三類,其中固態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不直接或間接添加食用酒精及非自身發酵產生的呈色呈香呈味物質”。文件實施後,一些採用食用酒精的配製酒退出了“白酒”的隊伍。
《白酒質量通則》徵求意見稿對於白酒的定義與上述文件基本一致,同樣要求“不應使用非自身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呈色物質”,但未採用對白酒分類的表述。在徵求意見稿關於白酒“發酵”環節的表述中,徵求意見稿提到“傳統白酒應採用固態(或半固態)發酵法,即在發酵過程中物料呈固態(或半固半液狀態)。”
按照徵求意見稿,《白酒質量通則》預計會在正式發佈6個月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