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園陷“太貴”爭議,加盟商:進貨時已是高價果,經營不好就容易虧損

紅星資本局8月12日消息,近日,百果園(02411.HK)創始人餘慧勇在網絡上回應“水果太貴”時的發言引發爭議。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百果園去年經歷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門店減少近千家。公開信息顯示,百果園幾乎全部收入都來自加盟商,向加盟商供貨收取貨款是百果園最主要的收入。

8月11日,多位百果園加盟商告訴紅星資本局,難以承受經營壓力和虧損,選擇了主動退出。有加盟商表示,百果園通過讓加盟商壓貨,變相將虧損轉移給加盟商,同時也打亂了加盟商的銷售節奏。

一位武漢加盟商告訴紅星資本局,目前市場對高價水果的認同度仍很低,加盟店的毛利率也很低,門店需要在較低的毛利水平上經營做到有所盈利,需要有更多的自主權,“當下百果園對門店的隱性控制很多,壓貨讓本就不多的自主權進一步被壓縮。”

資料配圖 圖據視覺中國

百果園陷入“水果太貴”爭議

加盟商:進貨就很貴,經營不好就容易虧損

8月8日,有媒體發佈來源爲“百果園餘惠勇”的一段視頻,視頻中百果園董事長餘惠勇迴應“水果太貴”稱,“百果園這麼多年來都走在一個教育消費者成熟的路上,我們不會去迎合消費者,我們想告知消費者,最後是消費者自己的選擇。”

“高端”一直是百果園的標籤。

8月11日,百果園的一位武漢加盟商徐文(化名)向紅星資本局介紹,從百果園公司進貨時,就已經是高價水果。但當前市場對高價水果的認可度還是很低,大部分門店的毛利率僅有25%左右。“因此門店必須在這個有限的毛利範圍內經營,最終淨利率很低,經營不好就會虧損。”

徐文稱,自己2020年2月以8萬元投資,通過購買門店50%股權的方式實現加盟,但在2024年末轉手時,轉出價格僅爲5000元。徐文稱自己僅在門店剛開始時賺了2萬元到3萬元,但此後利潤勉強持平甚至是虧損。綜合算下來,徐先生稱加盟百果園後至少虧損5萬元到6萬元。

徐文稱,早期公司會給予資金彌補門店虧損,到後續門店盈利後再償還這些墊付資金,在供貨款上也有折扣讓利等動作。“但公司不可能一直給你這些優惠的,門店能否盈利與公司是否對你進行扶持關係很大。”

一名東莞加盟商告訴紅星資本局,近幾年門店經營壓力越來越大。2023年以前,門店每日有1.5萬元至2.2萬元的營業額,但2023年後降至8000至10000元左右。從去年中旬開始,百果園方面壓貨越來越嚴重,每天的營業額開始降至5000元以下。綜合考慮下,如果繼續做下去虧損機率很大,因此不得不選擇主動閉店。

壓貨量遠超營業額

百果園迴應:是給加盟商的“訂貨建議”

多位加盟商告訴紅星資本局,近兩年面臨了較大的壓貨壓力。

所謂壓貨,即是品牌方將特定數量、特定種類的水果超量地交付到加盟門店銷售。許多加盟商認爲,這種做法是品牌方變相將虧損轉移給加盟商,同時也打亂了加盟商的銷售節奏。

前述東莞加盟商向紅星資本局解釋到,“比如,我們這個市場小番茄每天僅需兩到三件,但百果園可能會直接發來八到九件,由於水果是易損貨,如果我們不能及時銷售掉就會爛在自己手裡,虧損由門店承擔。再比如,我們所在市場桃子更容易銷售,但桑葚賣得很差,但百果園卻分配給門店更多的桑葚。”

徐文對紅星資本局稱,不同區域、不同店鋪的壓貨量有所不同,百果園會根據業績情況進行發貨匹配,“一般壓貨價值是超出你營業額的30%到50%”。令徐文印象深刻的是2023年冬季草莓的壓貨,當時草莓每天的營業額可能只有200元,但發過來的草莓可能價值1600元到2000元。

徐文認爲,加盟商最瞭解門店每日銷售能力以及所在區域消費者偏好,應該有更多制定採購計劃的靈活度。但因爲有壓貨這種現象的存在,加盟商需要優先考慮如何消化分配過來的貨,因此加盟商在進貨上,能夠自由掌控的進貨計劃可能僅有30%。

8月11日,紅星資本局以投資者身份聯繫百果園投資者熱線,詢問對於壓貨情況的迴應。接線工作人員稱,所謂壓貨其實是我們系統中根據門店的具體情況生成的“訂貨建議”,這種建議並非強制。

不過該名工作人員也表示,涉及強制分派的部分主要是爲了推廣新品,因爲如果門店一直購買老品的話,對其長期營業額的增長不利。“這種派貨動作是幾乎所有連鎖企業都會去做的,並且我們派貨力度沒有那麼誇張。”

去年關店1000家

上市以來首次出現虧損

加盟商渠道目前是百果園的最主要的創收渠道。

據其最新公佈的2024年財報,百果園通過加盟門店實現的銷售收入爲74億元,佔集團總收入的99.5%。

百果園主要通過兩個渠道從加盟商處獲取收入,一是收取特許經營費,二是向加盟商供貨收取的貨款,收取特許經營費並非主要收入來源,2024年,公司在此獲得收入8217.2萬元,僅爲總營收的0.8%,貨款收入是最大的組成部分。

在此背景下,如何做好加盟商的激勵變得十分重要。百果園創始人餘慧勇曾公開表示,水果做直營是走不通的,但也不能搞鬆散加盟,我們百果園做的是強管控型加盟模式。一方面,我們對果品供應品質的標準、服務標準、水果陳列、最高限價全部管控好,另一方面,門店具體的運營策略、打折促銷策略等完全交給門店自主決定。

百果園2024年財務報告顯示,營業收入報102.73億元,同比減少9.8%;淨利潤由2023年的盈利3.62億元轉爲2024年的虧損3.86億元,這是百果園上市以來首次虧損。

對於虧損的原因,百果園解釋稱,一方面消費疲軟,公司主動優化產品結構並調整門店佈局,導致加盟門店數量減少,進而拉低整體銷售收入。另一方面爲實現“高品質與高性價比”的戰略目標,公司在銷售費用上投入大量資源,包括門店翻新、市場推廣等活動。

數據顯示,百果園門店總數由2023年的6093家減少至2024年的5127家,年內淨減少966家。其中,加盟店數量從6081家減至5116家,減少965家。

對於目前的閉店趨勢,前述投資者熱線工作人員稱,2024年的閉店是因爲公司主動進行一系列調整,對過往存量門店的盈利能力做了一次評估,對於虧損比較嚴重的門店,公司勸導暫時閉店。“目前這種閉店趨勢已經開始緩和,同時公司也在積極醞釀新的加盟商支持政策,不過這些要在今年中期報告中披露。”

紅星新聞記者俞瑤 實習記者 劉豔爽

編輯 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