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造船辦公室遭減並 美國海事振興計劃是否停滯待觀察

▲川普抵制大陸建造船舶後續發展有待觀察。(圖/紐澤西港務局提供)

記者張佩芬/綜合報導

美國政府在「重振海運與造船業」方面高調錶態,但市場傳出白宮造船辦公室遭裁撤,本月會17日美國白宮發言人安娜·凱利(Anna Kelly)說明造船辦公室負責人已離職,但辦公室本身仍存在,現已歸屬白宮管理與預算辦公室(OMB)管理。海運業界認爲,美國海事振興計劃是否停滯還有待觀察。

美國航運媒體gCaptain創始人、知名評論員John Konrad V稍早通過社交平臺獨家爆料,並輔以多位白宮、五角大樓及海事高層的最新消息。 他指出,美國現行海事振興政策遭遇廣泛阻力,內部協調失靈、軍政體系分裂、外部合作受阻,已讓「重振美國海運主導地位」的戰略目標陷入停滯。

據路透社等多家媒體報導,美國總統造船事務特別助理Ian Bennitt已被解職,而原本擬任美國海事學院(USMMA)院長與教務長的多位人選,也在近日收到任命被拒的通知。

Konrad進一步爆料稱,一位「法國億萬富翁」近期已致信特朗普,稱其向美國航運投資200億美元的承諾因「缺乏政策支援」而無法推進。 雖然信中未明確署名,但業界普遍認爲該人士即爲達飛集團(CMA CGM)董事長Rodolphe Saade。

此前這家全球第三大的貨櫃船公司曾表示將投資美國200億美元助力美國航運、造船以及物流供應鏈行業的發展。此外,達飛近年來已在美設立物流子公司、投資港口運營,並公開表示有意在美國本土發展當地語系化造船及航運業務。

另有消息指出,推動美國船隊更新的《SHIPS法案》目前已陷入國會委員會僵局,至今無實質性推進。更令人擔憂的是,五角大樓內部多名高級海軍將領及文職官員被指正在抵制商業船舶建造計劃,部分主力造船承包商甚至被爆出正遊說國會阻止擴大船隊規模。

業內消息人士還透露,不少受益於《鍾斯法案》的本土船東正對新船建造持觀望甚至消極態度。 他們擔心,若短期內大量新船建成,將導致當前高齡船舶資產貶值、租金回落,從而損害其現有盈利結構。嚴重的是在《鍾斯法案》下建造的船舶,造價相當於國際平均價格的5倍多。

今年上半年,中國在新造船訂單的市佔率從前六個月的72%降至52%,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在美國港口對中國船舶收取港口費的擔憂日益加劇,導致了中國訂單的減少,但中國造船仍是世界第一。

根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全國造船完工量爲2413萬載重噸,同比下降3.5%; 新接訂單量爲4433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8.2%; 而手持訂單量則達到23454萬載重噸,同比大幅增長36.7%,中國造船企業仍在承壓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