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擬削減火星取樣計劃 港媒:中國將挑戰美國領導地位
▲天問一號着陸火星。(圖/翻攝新華網,下同)
記者陳冠宇/綜合報導
取回人類第一批「火壤」,是爭霸太空強權的重要目標,中美動向尤其令人關注。在大陸開始籌劃建設世界首個火星樣品實驗室、推進探測任務之際,川普政府卻將火星取樣返回計劃列入擬削減的項目清單。港媒因此分析,中國將在深空(Deep Space)探索領域挑戰美國的領導地位。
白宮管理及預算局(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4月10日向NASA發送了一份預算建議草案,預算將爲行星科學提供19億美元,比2024年的預算少了約三分之一。特別是由加州噴氣推進實驗室推進的火星取樣返回計劃,也面臨取消,該計劃因成本和進度超支。
《南華早報》昨(19)日以「NASA撤出火星競賽,會把太空領導權讓給中國嗎」爲題進行報導稱,與此同時,大陸在火星任務上制定了長期規劃,其中天問三號任務預計將在2031年將600克火星樣本帶回地球,後續還將建立火星基地、發展研究設施和運輸系統等。
香港大學行星地質學家錢煜奇表示,「當美國和中國在地球上爭奪全球經濟領導地位時,美國卻在將其在太空的領導角色讓給中國」,白宮的做法給美國及其盟友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
▲火星地形地貌圖。
錢煜奇認爲,這樣的舉動可能會促使NASA的國際合作夥伴重新考慮與美國的合作。他說,「這肯定會削弱美國在太空的領導地位,尤其是因爲中國正在推出精心策劃、雄心勃勃的計劃,帶回火星樣本並將人類送上月球。」
錢煜奇還分析,天問三號正在按計劃推進,「這可能是一個轉折點,中國將在深空探索領域挑戰美國的領導地位。」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太空政策專家納姆拉塔.戈斯瓦米指出,中國還公佈了天問三號任務之後火星探測計劃的詳細路線圖,天問三號預計於2028年發射。她補充,中國也在致力於核推進技術以支持火星的開發。
目前,中國已經開始籌劃建設世界首個火星樣品實驗室,同時深化論證天問四號探測任務,實現木星及其衛星環繞探測,隨後抵達天王星。
香港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昆廷.帕克說,中美這場探火競賽可能代表着又一個「史普尼克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