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官方說長和碼頭合約無效 法國達飛卻想參與長和收購案

▲法國達飛航運也想參與長和收購案。(圖/達飛通運提供)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巴拿馬官方上週再度重申李嘉誠的長江和記實業在該國的碼頭延長合約無效,全球第三大的法國飛航運(CMA CGM)卻公開表示有意參與長和收購案,加上原規劃收購的的地中海航運(MSC)與中遠海運,讓這項收購案囊括全球前四大貨櫃船公司中的三家。曾擔任外籍船公司臺灣公司負責人的業界大老指出,股權分散後,或許可消彌美國提出的中國掌控巴拿馬碼頭疑慮,讓收購案能夠圓滿。

今年3月4日,長江和記宣佈與由美國貝萊德(BlackRock)與全球最大貨櫃船公司MSC達成初步協定,擬出售其估值達228億美元的全球逾40座碼頭,但因美國、中國、巴拿馬政府都提出反對意見,該項交易的排他性談判已於7月28日到期,協議最終未能落實。

而上週一(29日)達飛航運在發佈今年第二季度財報時,該公司財務長拉蒙·費爾南德斯(Ramon Fernandez)表示:長和這項交易對整個行業而言都極具重要性,對我們這樣的重要參與者更是如此。我們目前在全球已運營65個碼頭,因此我們非常密切地關注這一行動,並且自然有興趣參與。

而就在同一天,長和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仍將繼續與財團成員保持討論,並正考慮引入一位中國內地主要戰略投資者加入交易,以推動交易獲得所需的監管批准。這家內地企業就是中國航運巨頭中遠海運集團(COSCO)。

巴拿馬審計長則是在7月30日宣稱要求該國最高法院介入裁定長和持有當地90%股權的巴拿馬港口公司(Panama Ports Co.)於2021年獲得的合約延期違憲,並宣佈該延期無效。

而長和宣佈收購案前,美國總統川普提出巴拿馬政府應該收回中資經經營的巴拿馬碼頭主張,收購案公佈後,中國官方在3月28日,負責反壟斷監管的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表態稱,已注意到該交易,將依法進行審查,以維護市場公平競爭與公共利益。中國外交部也在多次記者會上表示,中方一貫堅決反對利用經濟脅迫、霸道霸凌侵犯損害他國正當權益的行爲。

該筆交易被解讀爲中美之間博弈的焦點、中美對全球經濟話語權的爭奪。現在與法國政府關係密切的達飛航運似乎希望以其法國身份充當中美博弈的緩和點,讓全案變得更爲複雜有趣。

我業界大老指出,一般企業的收購案,企業主都是要求拿到經營權,長和案的發展卻是股權分散,可能變成四足鼎力,美、義、中、法業者都參一腳,是不是這樣就能消彌美國疑慮,圓滿收購案令人關注。

至於巴拿馬政府的主張,估計主要來自美國的壓力,長和在巴拿馬經營碼頭幾十年,這次遞延合約也已四年,真要打官司巴拿馬政府也不太可能贏,如果中美對這項收購案都能接受,估計也就能成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