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為何投資日本商社?真相大白了

「股神」巴菲特在5月初的波克夏年度股東大會上,首次揭露他投資日本商社的原因。 美聯社

「股神」巴菲特2020年開始投資日本五大商社,現在這筆投資的價值已超過250億美元,但外界一直搞不懂他當初爲何會「突然」看上這五家公司,如今這個問題的答案終於從他本人口中得出,而且意外單純。

彭博資訊專欄作家芮迪(Gearoid Reidy)撰文表示,巴菲特5月初在他執掌的波克夏年度股東大會上,除了宣佈年底卸任波克夏執行長,他還告訴臺下投資人:「我就是看了一本記載了兩、三千家日本企業的小手冊,發現這五家商社的價格便宜得荒謬。所以我就花了大約一年收購它們的股票。」

換言之,巴菲特的選股方法和一般的日本散戶投資人沒兩樣。這本小手冊就是被稱爲「日股聖經」的「會社四季報」,這本每季發行一次、尺寸如字典的導覽書裡,登載了將近4,000家日本上市企業的資料和數據。

巴菲特這番認證,應該會讓他數以千計的信徒開始瘋狂搶購這本冊子的英文版「Japan Company Handbook」,這本冊子可以確定至少12年前就已出現在他的桌上。但遺憾的是,出版商東洋經濟新報社去年就已停止發行英文版,就在這位全球最有名投資人認證其價值的幾個月前。

這或許會讓要找到未被髮掘的「股市寶石」變得困難,但對巴菲特長期支持的「有耐心的投資人」卻是一項優勢。所幸巴菲特在投資日本上傳授的教訓不只這一點。至今爲止,巴菲特大多都是用他的投資行爲來代替說話,但他最近的發言透露出,他還有一些更應該爲人所知的投資日本心得。

知悉機會

「(蘋果執行長)庫克會告訴你,日本的iPhone銷售比任何美國以外國家都還要好。美國運通(AE)會告訴你,它們的產品在日本賣得非常非常好。和我們做生意的可口可樂,也是我們的另一筆大投資,也在那裡業績異常地好。」

雖然拜軟實力和觀光業所賜,近來愈來愈多投資人注意到日本,但日本仍然有許多地方至今仍被忽視,從其對人口和醫療問題的應對,到其具有的大量投資機會。

除了美國,蘋果的iPhone在日本賣得比其他國家都好。 路透

就如同巴菲特所點出的,日本不只對iPhone和可口可樂而言是一個龐大市場,它也是全球第二大的音樂市場和第三大的電影市場。還有像是較鮮爲人知的小鋼珠賭博業,創造的營收是賭城拉斯維加斯所有賭場加總起來的10倍。然而,卻因爲文化隔閡、變化緩慢,或是快速成長鄰國的存在,使日本未能得到其值得的關注。

長年投資日本、巴菲特也曾向他諮詢建議的Mission Value Partners總裁麥德爾默(Andrew McDermott),解釋了巴菲特是如何對日本企業「日益放心」,並對當時流行投資的中國大陸「日益不安」。麥德爾默在部落格中寫道,巴菲特2012年曾經說過,「比起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他寧可投資日本」。

如果這樣還不夠構成理由,請思考一下日本的國際地位:這是一個提倡自由貿易和公平司法的戰略性重要國家。這年頭這種國家十分難能可貴。巴菲特並暗示,日本銀行(央行)再次升息等總體因素,不會阻擋他進一步投資日本。這一點請大家最好記下來。

接納差異

「他們有些和我們不同的習慣。他們喝最多的可口可樂產品是喬亞咖啡。我從未讓他們變心愛上櫻桃可樂,他們也不會想讓我改喝喬亞咖啡。但這樣的關係十分完美。」

喬亞咖啡在日本是一種在全國的自動販賣機和便利商店都買得到的罐裝咖啡品牌,但櫻桃可樂在日本卻非常少見。就如同巴菲特所暗示:人各有所好。他了解了許多選擇離開這個國家的人所不瞭解的:日本有自己的一套,就是這些不同使這個國家還有它的企業,充滿魅力。

芮迪認爲,日本大型企業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爲它們擁有的獨特性,而不是這些獨特性可能會阻礙成功。試想一下,豐田汽車是如何擋住投資人的電動車轉型壓力,靠着專注在混合動力車,成爲過去五年的車廠銷售冠軍。又或者是任天堂,制服住股東要其放棄自家遊戲機、並轉型開發手遊的呼籲,在十年後Switch遊戲機大賣超過1,000億美元之後,股價衝上逼近歷來高點。這些企業可能不會讓股東凌駕其他所有一切,但它們卻建立出能讓長期股東獲得回報的持久品牌。

任天堂等日本標竿企業或許不會讓股東凌駕一切,但它們卻建立起能讓長期股東獲得回報的持久品牌。 歐新社

勿期待一夜改變

「我們不會打算嘗試改變他們所做的一切,因爲他們做得非常成功。我們主要該做的事就只有加油和鼓掌。」

長期性的視角對日本來說不可或缺。雖然用不着總是像波克夏訂定個數十年計劃,但一直期待快速改變只會讓自己失望。若想遵循巴菲特,該做的應該是找到一個好的管理團隊,併爲其「加油和鼓掌」,而不是指指點點。

雖然日本現在正逐漸可以接受外部股東,但比起會在短暫投資期間與經營高層對抗的投資人,願意與高層長期合作的投資人,似乎還是比較可能成功。試想一下經營Third Point避險基金的億萬富豪投資人洛柏(Dan Loeb)。他2013年曾經擁有7%的Sony股票,如果他什麼都不做,他今天就能把當年的11億美元變成超過100億美元。

外國投資人可幫忙向國外傳遞日本有哪些投資機會,這是日本企業董事會所不擅長的。在波克夏投資前,很少有人注意到日本商社。

投資日本不適合膽小鬼。但這個國家最終將給像巴菲特這樣字字細讀會社四季報的讀者很大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