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度汛 守護民生】孟連縣勐馬鎮成功應對超警以上洪水險情——強化羣測羣防 築牢防汛屏障
7月27日,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暴雨如注,南馬河水位猛漲,勐馬鎮勐啊村受到了洪水災害的威脅。
這一夜,孟連縣水務局的燈沒熄過。在雨勢初顯時,水務局技術人員揹着工具包每3小時巡查一次河堤,扒開河邊雜草尋找可能出現的裂縫,趴在水庫溢洪道量水位;當氣象部門發出暴雨預警後,水務局值班室工作人員捏着雨情單,逐個撥通鄉鎮責任人電話,確保雨訊傳達無誤。“勐馬鎮的雨勢6小時內將加強,立即啓動‘1262’機制。”從縣指揮部到村小組,從預警平臺到大喇叭,信息逐層傳遞,沒留半點盲區。
這一天,南馬河的水位變化始終牽動着水務局工作人員的神經。凌晨4時,勐啊水文站水位達到500.01米,流量每秒48.5立方米,開始起漲。16時,數字變成了502.64米,超警戒水位0.14米,河水卷着泥沙拍擊堤岸。18時55分,峰頂水位升到503.29米,流量飆升至每秒720立方米,南馬河沿岸房屋的牆根已滲出水珠。
“立刻轉移!現在就動!”轉移指令下達後,鎮村組幹部、黨員和志願者挨家挨戶通知,年輕小夥背起老人往高處走,鄰里互相搭伴往安全處奔去。雨幕裡,手電筒的光晃成一片,“看清”“踩穩”的叮囑聲接連不斷。這次轉移,120戶359人全部安全到位,115戶投親,5戶15人集中安置,無一人受傷。
隨着雨勢漸小,南馬河的洪峰慢慢退去,露出沖刷過的河岸。水務局工作人員又沿着河岸巡查堤壩是否穩固,仔細查看房屋牆體、地基等部位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在低窪處檢查排水設施是否暢通並及時清理排水口的雜物,確保積水能夠迅速排出,發現異常情況後及時上報。
孟連縣應對7月27日汛情的系列措施,正是雲南落實防汛“最後一公里”的真實寫照。近年來,我省水利系統每年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通過強化值班值守、基層設施設備、基層人員培訓和防汛預案,持續提升基層社區防災韌性能力。
今年汛期,全省水利部門每天有600餘名值班人員日夜堅守,密切監視雨情、水情、工情、險情和災情的發展變化。全省佈設了2.9萬個簡易雨量(水位)測站,安裝1.2萬個無線預警廣播站,配套銅鑼、手搖報警器、高音喊話器10.3萬套。組織培訓責任人和危險區羣衆300多萬人次,發放明白卡723萬張。更新完善13萬份山洪災害防禦預案,製作警示牌4.13萬塊、宣傳欄2.68萬塊,組織開展山洪災害避險轉移演練5226場次,提高危險區羣衆自助自救、轉移避險能力。
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提升基層社區防災韌性能力,有效提升羣衆主動防災避險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持續開展羣測羣防體系標準化建設,補充建設現地(簡易)預警設施設備,配備極端情景預警叫應設施設備,加強基層羣衆防災避災能力培訓。
雲報全媒體記者 王淑娟
(雲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