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鄉縣:幹羣合力 築牢防汛“安全堤”

8月7日下午,厚重的烏雲裹挾着風雨而來,東鄉縣多個鄉鎮瞬間被密集的雨幕籠罩。豆大的雨點砸在門窗上噼啪作響,鄉間道路很快積起沒過腳踝的水流,部分路段甚至出現短時漫溢。

"鳳山148.9毫米、五家129.3毫米、董嶺123.7毫米......"該縣氣象局的電子屏上,各鄉鎮降雨量數據不斷刷新,紅色預警信號持續閃爍。8月7日16時至8日7時,全縣14個鄉鎮降水量突破50毫米。

東鄉縣各級黨員幹部紛紛拿起雨衣雨靴,轉身衝入雨幕——他們敲開獨居老人的家門,在低窪處拉起警戒線,對着微信羣一遍遍推送避險提示,用腳步在暴雨中織就一張細密的防護網。

"寧可十防九空,不能漏過一處風險。"東鄉縣水務局值班室裡,燈光徹夜通明。工作人員緊盯氣象預警信息,桌上的對講機不時傳來指令,牆角的應急物資袋早已備好。

“目前正值七下八上的關鍵時期,我們按照縣上的統一安排部署,周密細緻做好防汛工作,全力做好值班值守。”東鄉縣稅務局局長馬進華介紹,全局實行24小時全員值班,確保防汛工作“叫醒叫應及時、發佈信息及時、安排救援及時,應急物資儲備充足”。

汪集鎮的雨夜裡,200多束手電筒光在村巷間移動。鎮村社幹部和網格員們深一腳淺一腳地蹚水前行,褲腿沾滿泥漿。"大爺,您家後牆根有點滲水,我們幫您挪點沙袋!""大姐,山上雨大,先去村委會避避吧!"沙啞的喊話聲穿透雨幕,成爲最動人的守護語。

“自汪集鎮發生強降雨以來,鎮黨委、政府迅速響應,全鎮200餘名鎮村社幹部、網格員全員出動,組織機械20多臺,排查整治道路、住房隱患點36處,應急搶修28處,還緊急轉移了1戶5名羣衆。”汪集鎮人大主席陳元龍介紹。

7日22時許,國道568線龍泉鎮何汪村段突然傳來轟隆聲——持續降雨引發山體滑坡,5000立方米的土石瞬間將20米路段吞沒,泥漿順着路面蔓延近百米,交通徹底中斷。

"快!公安疏導、機械清障、監測預警同步上!"該縣主要負責同志帶領多部門人員火速趕到,車燈在雨夜裡劃出一道道光柱。挖掘機鐵臂揮起又落下,搶險人員冒雨搬運警示樁,交警在兩端路口引導過往車輛繞行......雨夜中,各部門協同作戰,僅用半小時就搶通單向通道,周邊羣衆也早已安全轉移。

目前,當地強對流天氣過程已結束,但8日7時至20時的分散性小陣雨仍可能引發次生災害。細雨濛濛中,仍能看到黨員幹部巡查的身影。他們踩着泥濘查看山體、河道,在隱患點補充警示標識,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繃緊“防汛弦”,築牢“安全堤”,全力保障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張佛慈 賈瑞瑞 馬進海 喇海濤 高建義 周學虎)

來源:東鄉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