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廣德:小小“村BA”匯聚鄉村振興大能量
近日,在廣德市楊灘鎮月灣社區,在一塊荒地上悄然引爆的“村BA”點燃了月灣的盛夏,其背後折射出楊灘鎮黨委、政府近些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久久爲功的潛績。
荒地變球場,讓小節點成爲新亮點
這些天,月灣社區分外熱鬧!吃過晚飯,居民們便着急拎着看球“三件套”——板凳、扇子、水杯,趕到居委會旁的籃球場搶座,慢一步只能站着嘍!
原來,從8月12日以來,這裡成了月灣社區“村BA”的主賽場,一下午三場比賽,居民們看得盡興也看得過癮,連續5天的比賽場場爆滿,儼然成了社區居民驕傲的文體盛宴。
誰又能想到,這個當地居民的“必爭之地”,過去竟是一塊堆滿建築垃圾,長滿荒草的“垃圾場”。
“荒廢十來年,我們看着真是覺得如鯁在喉。”提起以前這塊荒地,月灣社區黨總支書記孫明富是直搖頭。這塊荒地原本是用來開發做房屋,撤鄉並鎮後,開發就擱置了,這一放就是十幾年。前些年,藉着建設省級和美鄉村的契機,社區充分聽取羣衆意見,將這塊地硬化提升爲籃球場。
六盞燈光把球場照得猶如白晝,精彩的比賽和吶喊加油相互交織,往日居民對這塊荒地的唏噓聲,淹沒在進球后的歡聲笑語中。
“通過環境整治,讓小節點成爲新亮點,也是我們楊灘鎮黨委、政府緊盯羣衆時時關心的小事,爲民辦實事的縮影。”楊灘鎮副鎮長周向豐說。
個人變全民,共建共享書寫品質生活
站在全民運動的風口,荒地變球場,小小的改變帶來的卻是物質生活滿足後,對品質生活的追求,月灣社區的居民們自然是歡喜得不得了。
“李書記,我們塑膠材料都已經準備妥當,可以進場施工了!”7月21日,一條訊息發到月灣社區黨總支副書記李鈞的手機上,這段時間所有人的付出終於有了好結果。
2025年伊始,一羣從月灣社區走出去的籃球愛好者,看到這塊整修出來硬質籃球場,便主動聯繫月灣社區,希望再次改造提升這個籃球場,將其鋪設成塑膠場地。
“羣衆熱情高,自然不能辜負。”談到這個場地提升建設工作,包村領導周向豐頗爲自豪。那段時間爲了這個“籃球場”改造提升的事,他是沒少往教體局跑。
教體局資金支持,加上社區補足的剩餘資金,籃球場的改造提升一石激起千層浪。爲了保護旁邊跳廣場舞羣衆的安全,做好防護。廣德市月灣籃球俱樂部負責人鄭飛自出資金,爲場地四周安裝防護網,爲了緩解社區在場地建設提升上的資金壓力,鄭飛帶着自己公司小夥子親自上場安裝。
安裝護欄的這段時間,黃悅、華仔韓……這些放暑假的大學生主動前來幫忙,附近村民閒來沒事兒時也來搭把手。共建共享這個抽象的概念,在月灣社區老百姓手中變得如此生動,一個個質樸的月灣居民共同用雙手一點一滴創造了品質生活。
熱愛變行動,鄉風民風點燃“村BA”
“本次比賽圓滿結束,這次我們的‘村BA’設置一二三等各一個,一等獎豬肉一扇,二等獎老鵝兩隻,三等獎老母雞三隻……”解說員講得激動,老百姓看得熱鬧。
月灣社區“村BA”的火爆的背後是村民們質樸的民風和鄉風的縮影。
解說員話筒聲音小,廣場舞領隊把音響捐了出來;缺少隊醫,村醫上;缺少熱場舞蹈,附近村的舞蹈隊上;缺少裁判,那就從俱樂部安排三個標準裁判……
“我們月灣擁有濃厚的籃球運動氛圍,羣衆的參與度高,凝聚力強。”月灣社區黨總支書記孫明富打開了話匣子,上世紀80、90年代,月灣社區每個村都有自己的籃球場,在廣德也相當有名氣。
“超出我們的想象,這次比賽的最大突破是賽事完全由我們月灣社區居民自發自辦,不再是依靠鎮村兩級主辦主導。”身兼月灣籃球俱樂部負責人的月灣社區居民鄭飛談到這幾天的盛況,滿臉自豪。
近年來,楊灘鎮積極探索辦賽新形式,鼓勵民間社會團體自主辦賽,引導社會各方力量參與協助,實現“自己搭臺 自己唱戲”,在自娛自樂中強身健體。
場場爆滿的熱情,月灣社區羣衆將一點一點的熱愛匯聚在一起,點燃了月灣“村BA”的熱情,點燃了這個盛夏。(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