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重塑SaaS付費邏輯:從功能訂閱到生態賦能,行業競爭加速升溫

在人工智能技術深度滲透的背景下,AI SaaS行業的付費模式正在經歷結構性調整。過去,企業按功能模塊訂閱軟件服務,供應商交付的是標準化能力,隨着AI 智能體的商業化落地,越來越多的平臺型廠商開始探索賦能生態的合作方式。

業內人士指出,這一變化不僅源於技術的突破,也來自企業數字化需求的升級。根據全球人工智能市場研究報告,2027年全球人工智能軟件市場規模將增長到1423億美金,中國將成爲全球第二大人工智能軟件市場。在此背景下,企業級智能體有望成爲增長最快的應用形態之一。

在港股市場,邁富時(02556.HK)被視爲業內企業級智能體商業化推進最快的公司之一。得益於在營銷與銷售等高頻業務場景的深度佈局,以及跨行業可複用的智能方案,公司在技術迭代與落地節奏上明顯快於同行。其自研的生產級、企業級AI-Agentforce智能體中臺已嵌入市場洞察、內容生成、策略優化、客戶運營等多個環節,通過動態調整和多場景適配,打破了傳統交付模式,付費機制也隨之演進。

除邁富時外,以金蝶、華爲云爲代表的廠商,分別在ERP、協同辦公、政企數字化等領域引入智能體應用,同樣推動訂閱關係從功能清單轉向價值綁定。不同之處在於,邁富時更專注營銷與銷售等高頻場景,形成了行業縱深能力與生態協同,並通過與上下游產業鏈建立技術互通與資源共享的方式,強化商業化的延展性。

機構分析普遍認爲,結果導向的付費模式將推動SaaS企業的經常性收入佔比提升,同時增加客單價和毛利率空間。光大證券強調,邁富時構建以大模型、智能體、場景系統爲基礎的三層能力架構,並圍繞“AI商業化的最後一公里”打造可標準化輸出的中臺系統,從傳統SaaS服務商演進爲具備系統平臺能力的智能體產品公司,橫向複製空間廣闊。

從行業視角看,這場由AI推動的付費邏輯變革,可能是未來幾年SaaS領域最具破壞性的變量之一。它不僅會改變供應商與客戶的關係,也將重新定義競爭格局,那些能夠真正兌現業務價值的平臺,將在下一輪洗牌中佔據先機。

本文源自:投資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