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終端產業有望迎“排浪式”增長 設備硬件或迎來革新機遇
《科創板日報》5月20日訊(編輯 宋子喬) 5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在會上表示,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協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不斷完善政策體系、加大支持力度,全力推進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全社會初步形成共推“人工智能+”的良好氛圍。
比較突出的表現包括:重點行業規模化應用進程明顯加速;“人工智能+”降本增效作用逐步顯現;因地制宜探索特色示範應用;人工智能終端新產品新場景競相涌現。
對於人工智能終端產業,智能手機輕量化部署國產大模型、實現功能拓展,AI眼鏡等智能穿戴產品不斷涌現。國家發改委方面表示,人工智能終端產業規模有望迎來“排浪式”增長。
人工智能終端是指集成了AI技術的終端設備,包括智能手機、智能手錶、AI眼鏡、AI PC、AI智能毛絨公仔、AI陪伴機器人、AI攝像頭等產品,近年來隨着AI技術的進步,各大廠商積極探索端側AI應用場景,一部分品類的知名度和普及度漸漸提升,智能眼鏡成爲當前重要的AI硬件落地形式。
根據wellsenn XR,2024年全球AI智能眼鏡銷量152萬臺,同比增長533%,2026年銷量有望達1000萬臺。其中,RayBanMeta銷量爲142萬臺,相比於2021年9月推出的RayBanStories約30萬副的銷量,增長超過300%。
據中國銀河證券研報,2025年第一季度,AI終端創新呈現高性能計算、輕量化設計、場景多元化三大特點。CES2025成爲技術落地的核心舞臺,推動AI從雲端向端側滲透,同時加速具身智能、自動駕駛等領域的商業化進程。該機構稱,未來,AI與終端硬件的深度融合將重塑消費電子生態,進一步拓展人機協作的邊界。
從產業鏈角度看,手機、PC等傳統消費電子終端在AI賦能下,設備硬件面臨更高性能需求,中上游各環節有望迎來革新機遇。
比如AI上機帶來的算力提升,將對散熱、存儲、電池等硬件提出更多要求:石墨烯、VC均熱板等更高價值量的方案有望加速滲透,終端存儲容量和速率需升級、電池續航充電速率等性能升級。同時,在消費者需求驅動下,智能手機光學升級持續,後續將圍繞潛望式鏡頭下沉、玻塑混合鏡頭創新、大像面傳感器應用等光學創新展開。蘋果入局摺疊屏手機市場也將加速摺疊屏手機產業鏈成熟。
方正證券發佈研報稱,AI技術正加速推動消費電子與智能駕駛產業鏈變革,硬件革新與場景擴容成爲核心驅動力。AI端側落地場景逐漸豐富,且產業鏈與傳統消費電子產業鏈重合度較高,有望帶動產業鏈成長。建議關注三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