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泰國養老產業迎來新機遇
參考消息網4月11日報道 據《日本經濟新聞》4月6日報道,在距離泰國首都曼谷幾十公里的沙沒巴幹府,87歲的素戈頌一邊飲茶,一邊欣賞着陽光下綻放的蘭花。
素戈頌曾是一名護士,她居住的33平米小屋是一處專門面向老年人的康養設施,是泰國紅十字會開辦的一所老年護理機構。整棟建築佔地面積約3.68萬平方米,共有468間客房,目前已全部住滿。
素戈頌是一位幸運且聰明的泰國人,3年前住進來的她以65萬泰銖(約合1.9萬美元)購得了終生居住權。
據泰國內政部統計,截至2023年底,該國60歲以上老人達1300萬,約佔總人口的20%,但養老院數量嚴重不足。據官方數據,2023年泰國共有785家養老機構,可容納人數僅爲2萬。
據泰國商業部商業發展廳計算,養老行業的市場規模在2024年已達25億泰銖。在年輕人口減少的背景下,未來需求還將快速增長。諮詢公司泰國軍人泰納昌銀行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未來5年該行業預計將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到2033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00億泰銖。
鑑於醫院、酒店和房地產公司紛紛涌入養老市場,養老院的硬件條件已經大爲改善。
配備老年生活設施的標準住宅的月租金從1.5萬泰銖到20萬泰銖不等。對外國人來說,定價似乎並不是那麼昂貴。
科琳·米勒今年70歲,曾任好萊塢一家醫院的高管,過去4個月她一直住在清邁的一家養老院,每月租金爲3.5萬泰銖。她說自己計劃在此度過餘生。
米勒說:“這裡價格實惠,房間舒適,清邁人非常友好,所以我喜歡這個地方。”據悉美國大多數類似設施的費用是泰國的好幾倍。
泰國政府也在努力支持養老產業的發展。商業發展廳通過其主辦的活動爲泰國和海外企業家提供對接平臺,爲全新的康養護理商業模式創造機會。廳長奧拉蒙表示:“我們支持將老齡化社會面臨的挑戰轉化爲新的商業機會,併爲相關業務的進一步增長提供助力。”(編譯/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