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鏡崛起帶動新商機 法人看好這七大臺廠受惠
宏達電推出首款AI智慧眼鏡VIVE Eagle,支援繁體中文操作,搭載AI助理,可啓動翻譯、搜尋、視覺辨識等功能,且100%臺灣設計與製造。中央社
隨AR、VR眼鏡市場正迎來重大變革,法人預估2026年全球AR、VR裝置出貨量將比2025年大增近90%,宏達電(2498)、大立光(3008)、玉晶光(3406)、瑞昱(2379)、立積(4968)、臻鼎-KY(4958)、臺郡(6269)等七大臺廠將成爲新趨勢下的主要受惠者。
法人指出,儘管短期內,AR、VR市場因缺乏新品,預期第4季出貨表現將旺季不旺,不過中期內可期待Meta即將推出的下一代AI眼鏡產品Meta Hypernova,預期在龍頭廠商新品的加持下,將有助於激勵市場出貨表現。
法人指出,今年AR、VR穿戴式裝置市場仍以Meta Quest 3爲主流,品牌市佔率超過七成,預估2025年全球AR、VR出貨量約爲660萬臺,年減幅約爲12%,主因市面上主流產品都已超過一年以上未推出更新換代。
此外,原先市場預期於今年將推出的Meta Quest 4也發生延宕,導致全年AR、VR產品出貨量因產品線未更新而呈現衰退,預估第4季即便進入消費旺季,在產品老舊以及關稅夾擊下,仍呈現旺季不旺窘境。
不過,AR、VR眼鏡市場正迎來變革契機!法人表示,隨着結合眼鏡外型的AI眼鏡異軍突起,產品型態從原先大而重的眼罩式產品,轉向結合眼鏡設計模式,並導入AI功能,主打「解放雙手」、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爲主要訴求。
如近期包括Ray-Ban Meta、HTC VIVE Eagle、XREAL One Pro等產品的推出,均獲市場好評,法人預估2026年將爲AR、VR眼鏡市場的轉折年,全球AR、VR裝置出貨量將比2025年大幅增長近90%。
臺廠中,法人預期,包括VIVE Eagle品牌商宏達電、光學鏡頭廠商大立光及玉晶光、Wi-Fi與藍芽控制晶片及射頻前端模組廠商瑞昱與立積、軟板供應商臻鼎-KY與臺郡等,均將成爲新趨勢發展下的主要受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