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權AI將是新動能 法人看好這五家臺廠受惠

AI示意圖。圖/AI生成

川普取消先前中東的AI出口管控限制下,近期多個主權AI包含美國/歐洲/中東等,合計將投資逾兆美元,預期主權AI將帶動2025年第4季至2026年成長性,2026年整體AI伺服器營收可望維持五成以上增幅,法人表示,看好鴻海(2317)、技嘉(2376)、廣達(2382)、緯穎(6669)、嘉澤(3533)等臺廠營運增溫。

近期主權AI發展漸趨積極,過往中東大多國家是前美國總統拜登AI出口政策管制第二級國家,需確認其非爲高風險國家轉運後纔可取得晶片,然川普取消先前管控限制,包含StargateUAE及中東新創Humain等背後皆以政府主導投資案,與民間合作並執行,中東訂單對於輝達(NVIDIA)及超微(AMD)有一定程度貢獻。

輝達GB200爲2025年主要AI產品,GB300將於第4季小量出貨,預期下半年GB出貨量將拉昇至單季萬櫃,今年出貨量將達2.3~2.7萬櫃間,鴻海、廣達市佔比重合計逾七成。

法人指出,根據CoWoS產能確認,臺積電(2330)2025年底CoWoS月產能7.5萬片、2026年底11~11.5萬片,2025年預訂CoWoS維持36-38萬片,年增100%。

ASIC部分,AWS Trainium2持續成長,上修今年出貨量將達180~200萬顆,隨Trainium3將發表,2026年估將維持雙位數成長,緯穎AI主要聚焦於ASIC伺服器,爲主要受惠者。

展望今年下半年,法人指出,對於一般伺服器看法中性,關稅可能使生產成本上漲,將壓抑部分企業對於一般伺服器支出,且CSP自去年下半年起,已連續四季積極拉貨一般伺服器,相對處於高基期,預期今年下半年拉貨可能放緩,且DELL也於關稅後看到一般伺服器出貨放緩跡象,預期一般伺服器出貨僅低個位數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