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需求爆發助攻 滙豐:臺灣經濟出口與內需雙引擎強勁
AI晶片示意圖。圖/ingimage
匯豐集團首席亞洲經濟學家暨亞太地區研究聯席主管範力民(Frederic Neumann)20日於匯豐銀行舉辦的2025年中亞洲經濟展望記者會中指出,臺灣在人工智慧(AI)熱潮驅動下,經濟表現將持續領先亞洲其他主要經濟體,全年維持強勁成長動能,展現強勁的出口與內需雙引擎效應。
範力民表示,臺灣因具備關鍵的高科技產業優勢,在全球AI技術快速發展之際,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高階運算晶片與AI相關硬體需求持續擴張,帶動臺灣出口動能增強,同時也促進相關資本支出回溫。匯豐預估,這股結構性需求將成爲臺灣下半年經濟成長的重要支柱,推升整體表現優於亞洲其他經濟體。
除了AI領域的高速成長,臺灣傳統電子零組件產業亦可望受惠於內需回溫趨勢。近期臺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明顯回升,加上下游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漸進復甦,顯示整體電子產業前景正朝向正向循環發展。
「相較於亞洲其他市場,臺灣的私人消費展現更強韌的支撐力,這並非僅來自通膨緩解,而是來自薪資成長的實質提升。」範力民指出,AI及相關先進科技產業出口熱絡,已帶動臺灣實質工資年增率達到多年來新高,爲民間消費提供穩固支撐力道。他認爲,這樣的工資動能有助於消費信心與支出穩定增長,形成臺灣內需韌性的核心驅動。
根據匯豐觀察,臺灣家庭的支出計劃目前仍維持在高於長期平均的水準,反映消費者情緒健康,且在穩定就業與實質工資成長的雙重保障下,預期私人消費將與經濟長期趨勢保持一致步伐。這也使得內需市場有望持續支撐整體經濟在下半年保持穩健擴張。
此外,外部需求面也爲臺灣經濟帶來利多。範力民指出,全球市場對臺灣科技產品的需求將展現更強的穩定性,爲出口持續提供支撐,也進一步促進企業資本支出擴張。他指出:「資本支出的回升趨勢可能持續較預期更久,進一步鞏固臺灣的經濟增長潛力。」
不過,匯豐也提醒,儘管展望樂觀,仍需留意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升溫的潛在風險。若主要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摩擦加劇,恐對臺灣出口與產業鏈形成壓力,是未來下行風險中需持續觀察的關鍵變數。
綜合而言,匯豐預測臺灣將憑藉AI科技產業的結構性優勢、內需消費的韌性與出口回升的支撐,持續在亞洲區域中脫穎而出,展現令人矚目的經濟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