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鏈吸金 帶旺投資商品

臺股10月大漲2,412點後,11月以來震盪加劇,跌破28,000點。凱基投信投資長歐陽渭棠昨(6)日表示,臺股中AI相關公司的EPS成長率,明年預估已上修到22%;美國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CSP)明年的資本支出年增率,也從原預估的16%,提高到31%,對臺灣供應鏈的獲利有正面助益。

凱基投信指出,目前臺股本益比尚未過熱,從基本面觀察,對臺股後市看法正向。

歐陽渭棠表示,一個多月前,市場對臺股AI相關公司的EPS成長率預估約15%,現在已上修到22%,未來是否會再上調,預料仍有潛力。加上大型CSP對明年資本支出預測也高於市場預期,當中不管是GPU、伺服器、伺服器內的零組件等,臺灣供應鏈有很高的市場佔比,相關企業的獲利預料也將明顯的往上走。在企業EPS成長率預估可達22%,而臺股目前本益比約21倍,看來尚未過熱。

凱基投信分析,在AI浪潮推升下,今年臺股中AI相關公司的獲利一枝獨秀,年增率大約30%,科技業中非AI公司獲利年增約5%,傳產業則是負成長。

預測明年AI相關公司EPS成長約22%,電子業中的非AI公司,因爲基期低加上匯率因素,將會有明顯成長;傳產業者則可望由負轉正,屆時有利臺股資金走向更爲平衡。

凱基投信總經理張慈恩指出,臺灣企業過去以代工爲主,努力降低成本,但在AI時代,企業已從成本管理,走向價值提升(Value Up),從本益比的角度來看,製造業與品牌或是獨佔企業的本益比其實並不相同,不同世代的投資人對本益比的看法也有所不同。

另外有鑑於臺灣65歲以上的人口數佔比提升,對退休資金配置的需求,預料對多資產(平衡型)ETF的需求將持續增加。

凱基投信表示,展望第4季,臺股隨着AI需求持續強勁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旺季來臨,電子產業預計將持續帶動出口成長,臺廠AI供應鏈的技術與議價優勢,可望成爲臺股堅實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