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投資商品 人氣旺

圖/經濟日報提供

市場風險情緒回穩,帶動境內基金規模止跌翻揚,不過,關稅等不確定性未解,驅使資金轉向股債平衡及多資產題材佈局以趨吉避凶,推升跨國平衡型、多重資產型基金上月規模成長力道優於整體境內基金。

截至2025年6月底止,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6月境內基金總規模較前一月成長2.7%,跨國投資平衡型、跨國投資多重資產型增幅更勝一籌達4.6%、3.2%,跨國投資組合平衡型亦有3.1%。

包括施羅德美國成長多重資產、復華全球平衡、新光全球多重資產、富邦歐亞絲路多重資產型及富邦歐亞絲路多重資產型等基金上個月規模增幅逾一成,且近一月績效維持正報酬,表現相對突出。

復華全球平衡基金經理人胡家菱表示,跨國平衡型基金網羅全球多元投資主題,參與多重產業趨勢上漲契機,並避免投資風險過度集中於單一產業、趨勢或國家。

操作透過股票及債券部位彈性調整配置,以因應景氣循環波動及市場政經情勢變化,追求中長期報酬表現機會。

胡家菱預估,下半年全球政治經濟局勢仍將持續波動,不過,川普反覆言論及關稅政策變動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性逐步降低,加以美元弱勢致使全球資金從美元資產分散至其他市場。

因此,佈局除了受惠AI趨勢的美國科技股之外,國家配置觸角延伸至西歐及東亞市場,搭配投資等級公債及全球債券部位,掌握各股債市投資機會並降低單一市場波動風險。

安聯AI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儘管政治面變數仍然很多,但市場預期聯準會可能於9月啓動降息循環,並將終端利率預估下調至3.0%至3.25%。

高盛指出,目前關稅政策雖強硬,對通膨的直接衝擊略低於原先預期,加上供應鏈自中國轉移的過程已持續多年,企業對成本吸收能力提升,短期內企業獲利表現將優於預期。

展望後市,AI需求比預期的要好且應用層面擴大,例如ASIC伺服器具備高客製化與低預算壓力,搭配未來逐漸轉向AI推論時代應用需求,有利ASIC AI伺服器出貨量持續成長,相關供應鏈產能可望因此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