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類股市場主旋律 外資資金轉進亞股 韓臺成主要佈局焦點
外資買亞股,寵愛韓臺。聯合報系資料照
聯準會啓動降息之後,國際資金持續進駐亞洲股市,上週外資連續第三週集中買超南韓與臺灣,分別挹注13.2億美元、9.3億美元,東協、南亞市場則是印度獲得超過2億美元買盤,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維持資金淨流入,僅有越南、泰國兩市遭提款2.1億美元、1.5億美元。
從股市漲跌來看,保德信表示,上週以東協的菲律賓、印尼市場大漲超過2.5%最佳,韓國股單週上漲1.4%名列第三,印度與臺灣則維持周線收漲,至於泰國、馬來西亞、陸股、越南股市雖然下跌,但跌幅相對有限,周線幾乎都在小跌0.5%範圍內。
陸股上週處於高檔震盪,PGIM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林哲宇指出,中國大陸外匯管理局9月15日宣佈一系列新措施,大幅簡化企業跨境投資與融資流程,包括取消企業使用外匯收入購買非自用住宅的限制、放寬境外人士在中國購房的外匯結算規定、優化外匯管理制度等。新政策的出臺,顯示政府正積極支持房市發展,爲深化金融市場改革,並希望透過更靈活的外匯政策吸引境外資金進入。滬深300指數上週雖小幅拉回,仍持續站穩4,500點關卡,近期盤勢焦點集中於科技相關類股。
PGIM保德信金滿意基金經理人郭明玉表示,寬鬆資金行情再度推升臺股續創歷史新高,向26,000點大關挺進;觀察臺股盤面結構,主流仍在電子股,權值電子隨時有機會再攻。近期國際雲端服務供應商資本支出依然維持強勁,AI相關類股仍爲市場主旋律,激勵臺股AI族羣持續領頭改寫指數高點,雖然資通訊與半導體強勁的成長略受到臺幣升值與關稅干擾,但本波漲勢仍受益於本益比上升的推動。
羣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向思穎指出,印度先前因關稅不確定性升溫,導致外資暫時撤離。隨美印關係緩和加上降息預期樂觀情緒帶動,近期外資陸續回補,提振股市連三週收漲。從類股表現來看,過去一個月中小型股漲幅居前,汽車、金屬、資訊服務等類股表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