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狂熱 投資人忽略關稅風險

華爾街日報表示,AI熱潮推高晶片股,但關稅風險被忽視。(美聯社)

美國《華爾街日報》21日報導說,在人工智慧(AI)熱潮帶動下,晶片公司股價不斷上升,但投資者似乎忽略一個風險,那就是川普政府準備祭出的半導體關稅。分析師預計,電子產品內部的晶片將被課徵25%關稅,筆電和手機等還可能被課徵總價值10%的關稅。

報導指出,川普政府不太可能止步於對直接銷美的晶片全面徵稅,因爲根據研究機構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去年這些晶片進口額相對較小,約爲450億美元。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公司的數據顯示,去年全球晶片銷售總額達6305億美元,而晶片直接銷美僅佔其中一小部分。

因此,川普政府可能還會對電子產品及其他產品中的非美國晶片下手。這是一個大得多的目標:僅去年一年,美國進口手機的價值就約爲1140億美元,伯恩斯坦估計其中約60%來自手機內部的晶片。

TD Cowen政策分析師蓋蘭特(Paul Gallant)在最近一份報告中表示,他預計電子產品內部的晶片將被課徵25%關稅,這與川普對鋼鋁和汽車零組件課稅的方式如出一轍。此外,筆記型電腦和手機等電子產品,還可能被課徵總價值10%的關稅。這將不可避免地推高價格,並可能抑制需求。

巴克萊(Barclays)則有不同看法,認爲半導體關稅可能採用遞增模式,而非市場預期的25%統一稅率,亦即初期稅率會較低,然後逐步提高。此外,還可能採取不同國家課不同稅率模式,類似於鋼鐵關稅。AI晶片和半導體設備也面臨課稅風險。

巴克萊在最新研究報告中稱,半導體關稅最可能在8月中旬後實施,最遲不會超過9月。巴克萊分析家柯爾茲(Simon Coles)示警說,半導體關稅的影響可能超乎市場預期,將對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的晶片需求造成重大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