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晶片帶旺高階CCL大爆發!外資喊進3家銅箔基板廠 天價1080
PCB掀比價效應 受投資者的高度關注。(圖/先探投資週刊提供)
在 AI 科技的迅速發展下,AI 伺服器需求維持強勁,再加上 AI 手機、AI PC、車用與低軌衛星等需求持續增加,臺灣 PCB 產業也因此受到了投資者的高度關注。
隨着5G、AI、HPC等高頻高速、高速運算應用增加,相關網通、伺服器需求強勁,在PCB族羣中,像是網通、伺服器板廠金像電、健鼎,ABF載板的南電、欣興、景碩,銅箔基板廠臺光電、臺燿,銅箔廠金居、榮科,玻纖布廠德宏、富喬等,近期都受到投資人的高度關注。
根據臺灣電路板協會(TPCA)與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共同發佈的分析報告顯示,去年臺灣PCB產業海內外總產值達到一.二二兆元、年增八.一%,儘管臺灣PCB產業資本支出已連續三年收斂,但在AI伺服器、高速運算平臺、衛星通訊及記憶體應用等高階需求的支撐下,整體產值與附加價值仍展現穩健成長的潛力。
AI推升臺PCB產值創新高
回顧過去,二○二二年因ABF載板供不應求,業者大舉擴產,不僅創下資本支出的歷史新高,也帶動當年營收達到巔峰。然而,從二三年起,全球終端需求疲弱及庫存調整壓力浮現,迫使廠商調整投資策略,逐步轉向東南亞等新興據點,以因應地緣政治風險壓力,即便資本支出趨於保守,臺灣PCB產業仍展現亮眼表現,二五年第一季在AI應用、HPC及伺服器升級需求的持續擴張下,臺灣PCB產業海內外總產值達二○五四億元、年增十三.二%。其中,電腦應用類別成長尤爲強勁,年增率高達二九.七%,主要受到AI伺服器需求暴增所帶動。
TPCA認爲今年臺灣PCB產業在AI伺服器、HPC及邊緣AI應用持續擴展之下,以及臺商在東南亞的新產能開出,臺灣PCB產業的海內外總產值預估可達一.二九兆元、年增五.八%,保持穩健發展。
從產品別來看,AI應用推動多層板、高密度互連印刷電路板(HDI)及載板需求顯著提升,其中,多層板產值達七二一億元、年增十七.六%;HDI板因AI伺服器及衛星通訊等高階應用需求增加,產值達四二四億元、年增十六.一%;載板產值達二七九億元、年增十三.七%,呈現連續四季成長;軟板也因手機與PC需求回溫,產值達四六八億元、年增七.九%。唯一呈現衰退的是軟硬結合板,主要受到高階手機銷售趨緩影響。
在材料方面,去年臺灣PCB材料產值達三四六三億元、年增十三.四%。其中硬板材料佔比超過五○%,尤其是高階銅箔基板(CCL)及低損耗材料需求顯著增加,臺灣業者在高速高頻CCL材料上具技術優勢,應用於八○○G交換器與AI伺服器。同時,玻纖與銅箔供應商積極技術升級,並引入新型材料如石英玻纖與透明聚醯亞胺(PI),擴展至衛星通訊與穿戴式裝置等領域。軟板材料則因智慧眼鏡與穿戴裝置市場成長,透明PI與低損耗軟板材料需求增加,TPCA預估今年PCB材料整體產值達三七五七億元、年增八.五%。
外資上修評等、目標價
近期高盛證券出具最新告指出,由於ASIC AI伺服器的平均售價(ASP)遠高於預期,加上GPU AI伺服器預計在二六年下半年開始使用M9等級CCL,高盛上修AI伺服器用CCL與PCB的市場規模預估,將今年的市場規模分別上調至二三億美元與五三億美元,並預估到二七年將達八○億美元與一七四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分別達八八%與八○%,看好金像電、臺光電及臺燿等三家供應鏈廠商的AI伺服器業務營收佔比將持續提高,今年預估分別爲二一%、二七%、六%,明年將提升至六○%、四八%、三一%,高盛對這三家公司給予買進評等,並將目標價分別調升至四二○、一○八○元及三三○元。
里昂證券近期也出具報告看多臺灣PCB產業,里昂看好在AI浪潮帶動ASIC伺服器規格升級下,PCB與CCL產業將迎來結構性成長,受到高效能運算對高速傳輸與散熱要求,有望帶動伺服器內部元件的規格升級,已成爲推升PCB與高速CCL需求的關鍵驅動力,預期隨着供需持續吃緊,中階CCL產品在未來幾個季度內具備漲價空間,點名金像電、臺光電、臺燿、聯茂四檔個股,並同時調升目標價。其中金像電目標價由三五五元調升至四○○元、臺光電目標價由九三五元調升至一○五五元,皆爲強力看好評等;臺燿目標價由二四五元調升至二六八元,爲優於大盤評等;聯茂目標價從六二元調升至八四元,維持有評等。
摩根大通認爲,CCL對於資料傳輸效能的影響愈來愈顯著,相關廠商在供應鏈中的角色也將變得更加重要,看好臺光電在第二季因ASIC伺服器及交換器等AI相關需求超出預期,毛利率有望優於市場預期。此外,第三季的新產能加入預計能緩解供應鏈緊張的情況,預估第三季和第四季的營收將各增長七~九%。
還有像是最近市場資金涌入的ABF族羣,摩根大通發佈報告指出,欣興在第二季的營收達到三二五億元、季增八%,符合市場普遍預期,若排除新臺幣升值的影響,欣興的營收季增幅度可能在十三%~十五%之間,成爲近年來最強勁的第二季。此外,報告中也提到,欣興第二季的產品組合與第一季相似,不論是基板或非基板產品,都受惠於Nvidia Blackwell平臺出貨量的增加及良率的改善。摩根大通看好欣興受惠於長期需求的正面趨勢,因此重申優於大盤評等,並給予二五二元的目標價。
另外,摩根士丹利也終結長時間對ABF載板的極保守觀點,大摩認爲,ABF產業在這一輪的下行週期中,股價自最高點已下跌超過六○%,目前股價下行空間有限,且隨着AI相關營收比重日益提高,ABF產業已自谷底回升,儘管復甦之路依然顛簸,然而,大摩預期供給與需求的缺口未來幾年會逐漸縮小,至二○二七年底達到供需平衡,因此,將欣興與景碩投資評等由劣於大盤提升至中立。
HDI成長潛力優於平均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AI技術的應用重心已逐步從雲端延伸至邊緣端,AI手機、AI PC的滲透率快速提升,與AI伺服器的需求依舊強勁,再加上低軌衛星通訊的需求爆發,在PCB的產品別當中,HDI板正展現出強勁的成長動能。
根據TPCA與Prismark的數據顯示,去年HDI產業的產值已達到一三一.九億美元,年增九.八%,其中手機仍是最大應用市場,佔比二七.七%,其次是車用電子的十四.五%及NB與平板電腦的十.六%,在高效能運算需求持續推升主板層數的增加,進而帶動八~十二層HDI產品的市場滲透率。
在高階應用方面,由於AI伺服器的OAM模組常使用十八層以上的HDI板,並需搭配Very Low Loss等級的CCL材料,其產品附加價值較高;車載鏡頭與毫米波雷達所使用的四~八層板,與導入十層以上HDI板的電子控制單元(ECU)模組,都將有助於推升整體HDI板需求。
目前在全球HDI市場主要由臺灣與中國廠商主導,其中臺灣廠商市佔率爲三八.七%,中國爲三二.九%。在個別企業方面,華通以十.七%的市佔率位居全球第一,併成爲全球最大衛星通訊用PCB供應商,其他領先廠商包括AT&S、TTM、欣興及楠梓電的轉投資滬士電,還有中國業者如勝宏科技、深南電路、景旺電子等也位居前十名。
《先探投資週刊2362期》
不過,在美中貿易戰、科技戰的背景下,美系客戶加強產地審查與原料追溯,全球主要HDI大廠已因應客戶要求展開避開中國(out of China)的佈局,泰國與越南已成爲臺廠佈局的焦點,其中泰國成爲HDI新產能成長最快速的地區。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362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