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進入“同事時代”:Agent重塑辦公場景,企業如何定義“智能體員工”?

在AI(人工智能)浪潮席捲全球的當下,企業辦公方式正在經歷深刻重構。

5月22日,微軟大中華區現代化辦公事業部總經理繆臻穎在接受採訪時表示,AI智能體的真正價值不在於簡單替代,而在於以“知人成事”的方式,成爲人類工作的夥伴,重塑組織溝通方式與崗位定義。

不過,在這場變革中,AI智能體雖能力強大,但也不是“完美員工”。它們在情感判斷、倫理決策上仍需人類補位,企業員工對其信任建立也尚需時間。隨着越來越多企業將智能體納入核心業務,企業不僅要解決技術部署問題,更需深入挖掘業務場景,重新思考“員工—智能體”協作模式。

AI從“工具”變“同事”

2025年開年,Manus引爆智能體熱潮,其母公司蝴蝶效應估值一度超5億美元。5月12日,Manus宣佈全面開放註冊。

與此同時,全球科技巨頭紛紛切入,谷歌、Anthropic、微軟、科大訊飛、百度、阿里等紛紛展開佈局。微軟方面表示,隨着AI進入從泛用助手向場景智能體演進的新階段,微軟正加速推動AI在不同行業中的深度融合與規模落地。

此外,微軟近期發佈的《2025年度工作趨勢指數:前沿公司誕生》(下稱工作趨勢指數)報告顯示,82%的企業高層計劃在未來12至18個月內,將智能體納入核心團隊,作爲數字員工深度參與業務運營。

繆臻穎認爲,在現代化辦公場景中,AI智能體已不再是簡單的工具,而是成爲日常工作中可協作、可指令、可交互的“數字同事”。

她用“知人成事”來總結智能體的價值,“知人”是指智能體的自主性,即AI對人類意圖的理解,“成事”則是AI具備執行能力,包括數據搜索、信息總結、任務規劃甚至生成文稿。

從撰寫PPT、處理表格,到生成會議紀要、語言同傳,AI智能體正在逐步接手那些過去需要多人協作或高度訓練纔可勝任的重複性知識工作。“當然,前提是人類員工對於智能體的定義,包括對於智能體的路徑規劃,因爲人類是要去管理這些智能體。”

談及市場對AI智能體的極端想象,如“一人公司”靠AI智能體運營全部業務,繆臻穎並不否認技術上的可行性。“從技術上能不能實現?我相信是可以的,但是你說能夠多普遍,目前還沒有看到這樣一個趨勢。”她認爲,在客戶服務或信息檢索類業務中,完全可以由多個智能體配合實現全流程自動化。但她強調,AI雖然能在特定場景實現高度替代,但人與人直接的溝通在實際場景中依然不可或缺。

繆臻穎在採訪中還提到,一個常規企業要真正落地智能體,並非受限於技術層面。在國內,技術發展已經非常迅速,但是對於業務場景的挖掘、業務需求和痛點的深挖是至關重要的,這決定了企業AI轉型之路能夠走得多快、多遠、多順暢。

能力邊界與現實落差:AI智能體“尚未完美”

IDC研究顯示,深度擁抱AI的企業已實現平均13個月的價值回報週期,超過50%的組織正加速定製化AI應用開發,將短期收益轉化爲長期競爭優勢。普華永道預測到2030年,AI將成爲全球經濟的規則改變者,貢獻達15.7萬億美元的增長,爲中國經濟帶來約26.1%的GDP增量。

AI智能體對辦公場景的重塑究竟體現在哪些方面?繆臻穎表示,智能體帶來的重塑,不僅僅是提效,而是完全改變了原來員工跟員工之間的溝通行爲,進而會帶來組織內部的變動。

微軟在“工作趨勢指數”中提到,有46%的領導者表示,他們的組織正在使用智能體來實現工作或業務流程的全面自動化,其中客戶服務、市場營銷和產品開發是企業在AI投資的重點。

此外,儘管53%的領導者表示必須提高生產力,但全球80%的員工表示缺乏時間或精力來完成工作。平均而言,員工每2分鐘就會被會議、電子郵件或消息提醒打擾一次。爲了彌補缺口,82%的領導者預計將在未來12到18個月內利用數字勞動力來擴大員工隊伍。

儘管AI在日常辦公中已展現出極大價值,但繆臻穎也直言,當前AI智能體仍遠未達到理想中的“完美員工”。

一方面是在情感、倫理與價值判斷層面,繆臻穎認爲,智能體目前還難以替代人類做出涉及情感和價值判斷的複雜決策。“一個非常複雜的商業環境當中,需要通過人類員工去做決策。”

另一方面則在於,人類員工對於智能體的信任構建過程仍需時間。“我們其實花了很多時間,去學會用好Excel、PPT,現在我們也需要用好Copilot(AI助手)功能。”她強調,員工對AI智能體輸出結果的信任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經過時間驗證,最終建立信任。

“我不認爲技術上會有任何的問題,關鍵在於企業裡面的組織架構和工作方式的重構。”她認爲,當AI智能體能勝任越來越多的標準化、重複性、流程性工作,勢必對企業內部的崗位設置、職責定義、流程安排帶來衝擊,未來的組織結構甚至可能圍繞智能體來重構。

微軟在“工作趨勢指數”中也提示,爲了充分發揮員工+智能體團隊的作用,組織需要引入一個新指標:員工—智能體比例。領導者必須思考兩個關鍵問題:各個角色和任務需要多少智能體?需要多少員工來指導這些智能體?設定正確的員工—智能體比例至關重要,並且要根據具體任務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