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改變“詩與遠方”打開方式
以DeepSeek爲代表的人工智能(AI)大模型技術正加速滲透千行百業,這其中當然也包括旅遊業。
不久前的“五一”小長假,AI頻繁亮相各地,在杭州西湖,AI導遊“杭小憶”爲遊客定製專屬路線;在南京,又有“AI南京”平臺一鍵生成“秘境攻略”……各大景區也在加速“武裝”,安徽黃山、江西廬山等景區都宣佈接入DeepSeek,在智能交互、場景服務、伴遊體驗等方面優化升級。AI技術正悄然改變着詩與遠方的打開方式,推動旅遊業數智化轉型。
AI是旅遊業必須擁抱的“遊戲規則改變者”,既然如此,各大在線旅遊平臺企業自然不甘人後,攜程、同程、途牛、馬蜂窩等紛紛接入AI工具,打法上各有側重,細節上各有千秋,其中一項核心應用聚焦的是旅遊行程規劃+預訂服務。AI的亮點是智能算法,可以依據遊客的個性化需求,快速生成定製化旅遊路線,在線旅遊平臺企業擁有海量數據,且鏈接着各類旅遊資源,二者疊加,不僅能提高服務效率,還能促成企業訂單轉化。
“AI+旅遊”的爆發,本質上是供需兩端共同作用的結果。從需求角度看,“90後”“00後”更加喜歡自由行、自駕遊,AI可以從他們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出發,基於大模型數據分析的預測能力和實時調整能力,讓定製旅遊更加便捷靈活。從供給角度看,AI可以幫助企業捕捉消費者最核心、最個性化的深層次需求,並將與之匹配的產品和服務精準觸達消費者,降低獲客成本。供需雙方的距離被拉近,還有助於突破“模板化”產品侷限,更好推動場景、業態創新。
試想一下,當我們頭腦中出現心馳神往的目的地時,我們不再需要花費幾個小時翻閱各種攻略,只需描繪具體訴求,“秒懂”的AI就會拿出一份獨家定製的出遊規劃,生成獨一無二的手繪地圖,如數家珍地安排好巷子裡的老字號、寵物友好民宿;預訂時我們也不再需要反覆跳轉操作,最便宜的機票、最快的高鐵可以一鍵下單;在旅遊過程中,AI助手還能提供實時導覽服務,根據喜好整合信息,進行個性化講解……如此這般,我們肯定能更好地享受旅行的樂趣。
客觀而言,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在旅遊領域的應用尚處於“嚐鮮”階段,各地景區、企業雖已接入AI工具,完成初步部署,但AI在結果可信度、使用體驗、商業交易閉環等方面還不夠成熟,仍需以遵循用戶規律、市場規律、技術規律爲前提,不斷迭代升級,提升使用效率。真正的智能,從不是炫技,更不是噱頭,而是實實在在帶來更有溫度的服務、更多元化的體驗。無須懷疑的是,隨着技術的精進,AI將與旅遊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更好融合,貫穿旅遊體驗全週期,爲更多人便捷、輕鬆、愉悅地踏上旅途、享受生活創造條件。(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張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