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防溺 鼓山泳池守護零死角
高雄市運發局利用AI技術,在鼓山游泳池建置AI安全監測系統,是全臺首座戶外AI泳池,利用水面上方與水下攝影機,即時偵測並警告疑似溺水事件。(任義宇攝)
公共遊泳池使用人數衆多,過去發生多起溺水案件,救生員無法及時察覺釀憾事,高雄市運發局利用AI技術,23日宣佈鼓山游泳池AI安全監測系統啓用,是全臺首座戶外AI泳池,能即時偵測並警告疑似溺水事件,形同「多一雙眼睛」看顧泳客安全,現場也有不少民間泳池業者觀摩,盼在法規與政策支持下,讓AI防溺系統能更快普及。
運發局昨在鼓山游泳池宣佈,全臺首座戶外型AI泳池安全監測系統啓用,並現場演示泳客溺水情境,系統會透過燈號、聲音即時發出警告,並搭配泳池動態畫面精準標記溺水者位置,讓救生員能爭取黃金時間下水救援,吸引不少游泳教練、救生員、泳池業者到場觀摩。
AI防溺系統建置廠商介紹,會依據各泳池大小,在泳池上方佈設數量不等攝影機,以鼓山泳池爲例,就有14臺攝影機,搭配AI影像辨識系統執行畫面監測與警告,特別的是鼓山泳池爲全臺首例戶外型AI防溺系統,考量戶外光線變化較大,增設2臺水下型攝影機輔助判斷,盼藉此提升救援效率。
運發局長侯尊堯表示,自身爲晨泳愛好者,也結識不少喜愛晨泳同好,其中不乏中高齡長者,但遇到天氣變化讓游泳風險增加,因此在去年爭取體育署補助建置AI防溺系統,目前已在鼓山、前金泳池完成建置,希望能降低救生員負擔,零死角守護泳池安全。
侯尊堯也說,目前已努力爭取經費,會以每年至少2座泳池爲目標,逐步讓公立泳池全面建置AI防溺系統,並鼓勵7座委外經營的泳池經營方完成建置,期望公部門率先使用之後,逐步推廣至民間泳池,全面提升泳池安全。
有到場觀摩的民間泳池業者透露,對AI防溺系統確實感到興趣,但在建置價格會是負擔,目前仍在觀望;臺灣游泳池事業協會理事長範清樂則說,臺灣目前在泳池救生員數量規定嚴謹,加上考照制度嚴格,往往讓救生員招募遭遇困難,期望在AI系統逐漸成熟階段,法規能適度鬆綁救生員人數限制,搭配政府推出AI系統補助方案,減輕業者負擔外,也提升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