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暑期防溺 上百校無泳課 盧秀燕:加速建泳池

臺中市每年開游泳課的學校200餘所,比例約六成,學生通過游泳與自救能力基本指標的合格率45%,市長盧秀燕希望提高到50%。圖/臺中市政府提供

盛夏來臨,水域遊憩安全成市府整備要項,臺中市目前還有上百所學校沒開游泳課,開課率估佔6成;另去年逾7.5萬名學生上游泳課,但基本指標合格率僅約45%。市長盧秀燕希望加速興建泳池,且明年指標合格率達50%。

教育局長蔣偉民昨在市政會議報告,臺中市共有67座公私立泳池,各校透過區域聯盟共享泳池資源,有泳池的學校全年段開課,無泳池學校則安排交通車至鄰近場地上課,每次課程至少兩節。據教局統計,全市高中職以下學校約375所,其中超過200校已開設游泳課,還有百校沒開泳課,開課率約六成。

2023年起疫情結束,全面恢復游泳教學,去年共7萬5888名學生參與,創新高,市府補助162所學校辦理游泳教學,補助金額達2601萬9874元,今年則提高到3596萬元。

課程結束後,學生需參加技能檢測,國小標準爲遊15公尺並換氣3次,國中則爲遊25公尺、換氣5次,合格率從前年的32%提升至去年的45%。盧秀燕認爲標準並不困難,應進一步提升合格率,目標50%,並建議加速興建泳池。

爲此,蔣偉民表示,興建中的國運中心設有泳池,未來將視各區域人口分佈、學校用地與資源條件,規畫新建泳池,並持續整合游泳社團、育樂營、水域體驗等活動,強化學生水中自救與應變能力。

上百校尚未開游泳課,市議員陳雅惠、張芬鬱、蕭隆澤都呼籲,教育局應全面推動游泳教育。最好從幼兒園階段開始學游泳、結合國運中心資源等建議,納入整體規畫,進一步盤點可用游泳資源,朝向全面提升學生游泳能力的方向邁進。

消防局指出,5至6月與暑期爲水域事故高峰,盧秀燕要求,未來整備作業應提前至每年4月進行,並要求各局處重新檢視危險水域告示,確保民衆安全。

教育局長蔣偉民指出,市府每年暑假前召開防溺會議,整合中央與地方共17個單位資源,從校園着手推動兩大策略:一是擴大游泳教學、提升學生自救能力;二是透過家長羣組強化水域安全宣導。游泳教學已納入12年國教課綱,除安全考量,也有助鍛鍊體格與發展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