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帶來的產值提升驚人 及早佈局科技股搭上AI浪潮
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成立以來任意月份進場「定期定額」投資的報酬率。資料來源:理柏資訊
近日雖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對AI股發警,但從科技巨頭財報看,上半年微軟、亞馬遜、Alphabet、Meta資本支出合計達1,715億美元,並且樂觀看待後續AI發展,全年資本支出有望突破3,500億美元,2026年還將進一步擴大投資,顯示大廠們持續看到能力強大的AI可應用於愈來愈多場景,AI浪潮仍持續推進,專家建議投資人不應只關注半導體與基礎設施領域,應佈局能一手掌握多元AI投資機會的科技基金來搭上AI長期趨勢。
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強納森•柯堤斯認爲,AI即將走上一條非常令人興奮且大規模增加創新的道路上,目前,市場已經意識到科技領域存在AI的獲利機會,但股價很可能已反應,但尚未反應是科技領域從AI中獲得的效率提升,而更廣泛的市場也未捕捉到AI應用於科技之外領域時所帶來的效率提升與創新浪潮。
強納森•柯堤斯舉例,世界上有10億知識型工作者,預計他們年營收約5萬美元,假設AI能使生產力提高10%,將是一個價值5兆美元(=10億×5萬美元×10%)的機會,而這只是知識型工作領域案例。摩根士丹利8月17日預計,隨AI技能快速提升,AI帶來的生產力提升與成本降低將在長期下爲史坦普500指數增加13至16兆美元價值,相當於市值提升29%。
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聚焦投資AI題材,近七成持股與AI相關,如:Nvidia、四大CSP廠、博通、臺積電(2330)ADR,還投資於一些較小型甚至仍未上市AI公司,如:Grok 4模型開發者xAI、AI搜尋引擎Perplexity AI。
而專注資料分析處理的Databricks、許多社羣網站小編愛用的AI設計工具Canva、AI精準醫療廠商Tempus AI也是持股,目的在藉由廣泛投資AI半導體、AI基礎設施、AI應用軟體來參與AI長期發展機會,值得留意的是,該基金還提供美元、日圓等多元幣別選擇,投資人也可選擇累積或穩定月配息股份,同時滿足不同投資人的投資需求。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從基本面看,在AI題材加成下,史坦普500科技指數的企業獲利自2023年以來便不斷獲得上修,至今仍未停歇,展望未來,根據Factset 8月15日數據,2025年史坦普500指數的企業獲利預計將成長9.6%。
其中的科技股成長力道更達19%,2026年預計也有18.4%的成長率,展現出科技股強勁的基本面支撐,另統計1971年2月至2025年7月以來數據,任意期間定期定額投資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三年平均報酬約達20.5%,上漲機率超過八成,投資人也可藉由穩定月收益平衡型基金爲核心並搭配定期定額投資科技型基金來打造攻守兼備投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