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新藍海 四強出列
隨着AI需求強勁,市場關注焦點由晶圓代工向其他次產業擴散。繼液冷散熱、IC載板(含上游原材料)後,摩根士丹利(大摩)證券指出,包括電力、儲存、光通訊等三大領域,將躍居產業發展的新焦點。
臺廠中,大摩點名四家受惠廠商,包括臺達電(2308)、信驊、羣聯、上詮等均給予「優於大盤」評級,目標價分別爲1,235元、6,100元、1,000、415元;其中除羣聯昨(28)日股價已達目標價外,其餘則尚有15%、15%、12%的潛在漲幅。
大摩大中華區半導體主管詹家鴻在最新釋出的「AI供應鏈」產業報告中指出,2026年將是AI半導體又一個強勁的年分,日前在美國舉行的開放運算專案大會(OCP)備受市場關注,會中提出兩項重要的新倡議,分別爲開放式 AI資料中心、與開放式AI叢集設計。
這兩項計劃旨在制定可實際部署的標準化藍圖,範圍包括高壓直流電(HVDC)介面、CDU/液冷系統、機櫃結構設計、遙測與監控,此發展趨勢使得以乙太網路爲主的架構設計及液冷系統成爲新一代AI機櫃標準配置。
在HVDC方面,由於AI資料中心電力解決方案的價值成長路徑備受期待,未來主要以800 VDC架構爲主,如800 VDC將被採用於輝達的Rubin Ultra 平臺,預計2027年下半年推出,臺達電將是主要受惠者。
儲存方面,詹家鴻說,AI儲存需求仍強勁,從希捷提到傳統硬碟(HDD)將維持95%的容量在線運作即可看出端倪。而Meta基於成本考量,將偏好使用QLC NAND,TLC NAND則可在功耗與成本之間取得平衡,羣聯因而看好。
光通訊則以CPO爲主。雖然可插拔式光模組仍因總持有成本與靈活性優勢而受青睞,LPO(線性可插拔光模組)的採用度正持續上升,但NPO/CPO(近封裝光學/共封裝光學)2028年將大規模落地,將嘉惠臺廠上詮等業者。
在相關新趨勢中,詹家鴻表示,BMC(伺服器管理晶片)不僅用於伺服器,也開始被應用在多種裝置上,如冷卻設備等。隨液冷產品逐漸變成AI伺服器的標配,將有利BMC需求擴張,信驊將受惠新趨勢的發展而有表現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