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詩:搶先佈局AI投資新藍海

永豐投顧總經理李學詩。圖/本報資料照片

面對美股屢創新高與AI革命浪潮,全球投資格局正在重新洗牌。永豐投顧總經理李學詩將於工商時報論壇以「洞察市場先機,搶攻AI投資新藍海」爲題發表演講,深度剖析當前投資環境與未來機會。在美國經濟展現強勁韌性、聯準會降息循環的啓動資金行情的背景下,AI技術革命正推動新一輪投資機會。

美股創新高背後投資邏輯

李學詩表示,近期美國股市在AI科技類股帶動下,屢創歷史新高,建立在兩大基礎之下,第一就是AI需求強勁且能見度高,另一項即是有韌性的美國經濟及聯準會(Fed)預防性降息所帶來的資金行情;2025年第二季度美國GDP季增年率約3.3%,失業率維持4.1~4.2%歷史低檔,通膨有效受控,核心PCE年增2.9%,較高峰顯著回落。展望未來,Fed預測2025年GDP成長1.6%,OECD預估1.8%,2026年續保持1.6~2.0%穩健增長,顯示美國具有基本面支撐。

李學詩表示,9月Fed首次降息25個基點至4.00%~4.25%,根據Fed點陣圖顯示,市場今年預計還有二次降息機會,資金行情已啓動,爲市場注入新動能,成長型資產的吸引力顯著提升,特別是具備長期成長前景的科技與創新產業。

然而,當前美股的上漲並非單純的資金推升,而是建立在紮實的基本面之上。企業數位轉型加速、生產力提升,加上AI技術的廣泛應用,正重新定義企業的競爭優勢與獲利模式。投資人應關注具備技術創新能力、市場領導地位與長期成長潛力的企業。

受惠於AI需求,臺灣出口表現強勁回升,今年前九月臺灣出口達4,526.8億美元,年增29.7%,展現強勁成長動能。9月單月出口542.5億美元,年增33.8%,創歷年單月第三高,寫下連續23個月正成長「連23紅」佳績,電子零組件創新高,資通與視聽產品更大幅成長86.9%,9月對美出口133.2億美元,年增率高達51.6%,其中資通與視聽產品對美出口增幅達1倍,凸顯AI投資熱潮推動臺美貿易關係深化。

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最新預測,2025年臺灣半導體產業產值將達新臺幣6.33兆元,年增率19.1%,創歷史新高。全球AI投資熱潮正爲臺灣科技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李學詩表示,OpenAI與多家科技巨頭簽訂總值達3,000億美元的合作協議,並啓動千億美元級的超級資料中心建設計劃,爲AI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這項「星際之門」計劃重新點燃全球AI投資熱情,推動相關供應鏈進入高速成長期。

根據產業估算,2026~2027年間,每年新增約20GW資料中心容量,年投資金額上看1,200億美元,其中7成用於硬體建置,顯示伺服器產值仍有上調空間。AI伺服器高單價特性,加上供應鏈間的策略合作與資本投入,帶動半導體產業進入新一波成長循環,預估2025至2026年,整體產業年增率均可達15%,其中資料處理與通訊類別成長性高於平均,成爲主要動能。臺灣在AI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從晶片設計、製造到系統整合,形成完整的產業生態系。

李學詩表示,在全球AI浪潮中掌握先機,創造長期價值,至於後續觀察重點爲相關AI龍頭公司的獲利能力能否提升,及企業AI應用的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