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京東發佈最新財報;抖音電商今年前四月補貼商家超80億元|一週未來商業

|2025年5月12日—5月18日|

#電商新零售

NO.1 抖音電商今年前四月補貼商家超80億元

5月16日,抖音電商對外公佈九大扶持政策階段性進展:在今年1月至2月爲商家降本超過30億元的基礎上,3月單月爲商家減免佣金及成本超過20億元;4月,抖音電商爲商家節省成本超25億元。今年前四月,累計補貼商家超80億元。

點評:大幅補貼反映出抖音電商意識到商家是平臺生態的關鍵,通過免傭、降運費險等真金白銀的投入,試圖提升商家的留存率與忠誠度。從行業競爭來看,電商賽道競爭激烈,阿里、拼多多等對手各有優勢。抖音電商此舉意在憑藉扶持政策吸引更多優質商家,增強平臺商品豐富度與價格競爭力。

NO.2 阿里發佈2025財年Q4財報,AI收入連續七個季度實現三位數增長

5月15日,阿里巴巴公佈2025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2025財年第四季度,阿里營收爲2364.5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財報顯示,在AI(人工智能)需求的強勁推動下,阿里雲季度收入增長加速至18%,其中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七個季度實現三位數增長。淘天集團客戶管理收入同比增長12%。“AI+雲”正成爲阿里巴巴長期發展的新增長引擎。

點評:阿里巴巴2025財年Q4財報凸顯了其在AI領域的強勁發展勢頭。電商業務方面,淘天集團客戶管理收入增長,用戶與商家運營成效初顯。但在AI賽道,字節、騰訊等巨頭也在全力投入,競爭激烈。阿里要保持領先,需加速AI落地應用,深化行業解決方案,同時平衡好研發投入與商業化變現,穩固在雲與AI市場的地位。

NO.3 微信成立電商產品部

5月14日,騰訊發佈全員信,涉及WXG事業羣調整。主要內容包括:成立電商產品部,負責微信內交易模式的探索,加速發展交易基建及交易生態,運營微信交易新模式;開放平臺基礎部更名爲開放平臺部,負責微信公衆號和小程序產品的策劃、研發和運營工作。

點評:騰訊成立微信電商產品部,意在挖掘微信龐大流量的電商潛力,依託社交生態構建交易新模式,緩解其在電商領域長期落後於阿里、京東的壓力。通過小程序、視頻號等,微信已有一定電商基礎,但與成熟電商平臺相比,交易基建、供應鏈管理仍有差距。微信若不能快速完善交易生態,提升用戶購物體驗,恐難在電商市場實現突圍。

NO.4 京東集團發佈2025年一季度財報,營收同比增長15.8%

5月13日,京東集團發佈2025年一季度財報。一季度,京東集團收入爲301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8%,創下近三年來的最高同比增速。其中,帶電品類收入同比增長17.1%,日百品類收入同比增長14.9%。一季度的季度活躍用戶數實現連續六個季度同比雙位數增長,增速超過20%。第三方商家成交用戶數和訂單量保持同比雙位數增長。

點評:京東一季度營收亮眼,增速創近三年新高,得益於京東長期在供應鏈、物流等方面的投入,優化了用戶購物體驗,吸引並留存大量用戶。但電商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淘寶、拼多多等對手也在不斷髮力。京東後續需鞏固優勢品類,利用技術持續優化供應鏈降本增效,同時進一步拓展下沉市場與新興業務,確保在競爭中保持領先增速。

NO.5 “618”大促啓幕

5月13日20點,京東、淘寶天貓同步啓動“618”大促活動,這也是“618”大促首次將預售期提前至5月中旬。今年,兩大電商平臺在保留傳統優惠模式的同時,均對補貼體系進行了創新升級,構建起“低價+服務+娛樂”三位一體的消費生態。

點評:這種提前佈局、創新玩法的策略,有助於提前鎖定消費者,藉助優惠與服務吸引新客、留存老客。但平臺競爭加劇,抖音、快手等也在發力年中大促。淘寶天貓、京東需確保優惠落實,服務質量不掉線,利用自身供應鏈、物流優勢打造差異化體驗。

#生活服務

NO.1 新氧2025年一季度營收同比下降6.6%

5月16日,醫美醫療服務產業集團新氧發佈了2025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報告。財報顯示,新氧一季度總營收2.97億元,同比下降6.6%,淨虧損較去年同期的2120萬元擴大至3310萬元。不過,作爲新氧轉型方向的輕醫美連鎖業務收入爆發,同比增長551.4%至9880萬元,創單季營收歷史新高。

點評:新氧發佈的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喜憂參半。整體營收下滑、淨虧損擴大,暴露了其在業務轉型中面臨的困境。傳統線上業務受挫,信息預訂服務及醫療產品銷售維護收入均顯著下降,反映出平臺線上流量聚合與客戶黏性問題,側面印證行業競爭加劇。但值得關注的是,輕醫美連鎖業務收入爆發式增長,顯示出轉型成效初顯。

NO.2 京東外賣上線75天,日訂單量突破2000萬單

5月15日,京東外賣在“京東618驚喜開放日”上宣佈,上線75天后,京東外賣的日訂單量於5月14日突破2000萬單。

點評:京東外賣上線75天日訂單量破2000萬單,成績亮眼。外賣賽道競爭殘酷,美團、餓了麼根基深厚,京東需警惕補貼退坡後訂單下滑風險,後續要持續優化配送體系、提升服務質量,挖掘差異化優勢。

NO.3 美團計劃在巴西投入10億美元支持“Keeta”外賣業務

5月12日消息,美團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正式將其旗下外賣服務“Keeta”引入巴西,並計劃5年內在巴西投入10億美元支持該項目的發展。據美團提供的信息,“Keeta”進入巴西后,將在當地建設全國性即時配送網絡,同時爲當地合作伙伴提供綜合服務、多樣化營銷工具和數字化運營工具,支持當地餐飲商戶的業務增長。

點評:巴西人口衆多,外賣市場潛力巨大,但競爭也異常激烈。美團憑藉在國內積累的配送網絡建設與商戶運營經驗,有望在巴西打造差異化優勢。

#物流供應鏈

NO.1 京東物流一季度營收469.7億元,同比增長11.5%

5月13日,京東物流發佈一季度財務信息及業務亮點。京東物流一季度營收爲469.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5%;非國際財務準則下盈利7.51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4%。

點評:京東物流一季度營收增長穩健,盈利提升,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收入增長可觀,反映出其服務質量與運營效率得到市場認可。面對行業中的激烈競爭,京東物流一方面要繼續深挖一體化供應鏈服務潛力,拓展客戶羣體;另一方面需優化成本結構,應對外部競爭壓力,才能保持營收與盈利的持續增長態勢。

#創新創投

NO.1自變量機器人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美團獨家投資

天眼查App顯示,5月12日,具身智能公司自變量機器人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美團戰投領投、美團龍珠跟投。本輪融資將用於持續加速全自研端到端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與機器人本體的同步迭代,以及未來多個應用場景的智慧化方案合作和落地。

點評:美團在即時配送、無人零售等業務上對機器人需求迫切,投資自變量機器人可完善其智能硬件生態佈局,增強業務自動化能力。但具身智能領域競爭激烈,自變量機器人需藉助資金優勢,加快技術突破與場景拓展。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覈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