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民意認虐童輕判 國教盟籲修法:終身監禁不得假釋、強制治療

北市1歲多男童「剴剴」遭保母虐死,圖爲3月開庭,法院外擠滿聲援羣衆大喊虐童零容忍。(本報資料照片)

虐童致死每年奪走約20名幼童生命,逾9成未滿6歲。國教行動聯盟最新民調顯示,逾9成民衆認爲現行刑罰過輕,近9成支持「無期徒刑不得假釋」,團隊主張唯有強制心理治療與家庭支持並行,從根本防止悲劇重演。

國教盟理事長王瀚陽於今(22)日出席立法院「迴應民意,虐童刑責法治總檢討」公聽會,並提出三點具體修法訴求。(李侑珊翻攝)

國教盟於5月17日至21日進行全國性民意調查,四天內迅速接觸1萬7800人次,獲得9024份回覆,共取得8724份有效問卷,回覆率達48.89%。

調查結果顯示,高達92.1%的受訪者認爲現行虐童致死刑罰過輕,89.2%支持修法明訂「無期徒刑不得假釋」,88.6%主張增設保安處分,如強制心理治療與監控機制,另有70.9%指出僅靠重刑無法解決問題,必須搭配家庭支持與完整社會安全網。

國教盟青年部執行長李雨函指出,多數民衆支持「無期徒刑不得假釋」,反映社會對制度性嚴懲的高度期待。

依據最新統計,112年全臺受虐通報案件高達1萬2646件,顯示虐童現象已嚴重威脅兒少安全。惟目前無期徒刑受刑人平均服刑僅17.9年即可能假釋,與社會期待有明顯落差,顯示現行制度對施虐者威嚇不足。

國教盟引用美國研究(Potter, 2022)指出,虐童案件再犯率高達15%,其中以女性、年輕與親生父母爲高風險族羣;另一研究(Gannon, 2019)指出,專業心理治療可有效降低再犯率達24%至36%。國教盟因此主張,應以終身隔離並強制治療的法律設計,防堵再犯風險。

國教盟理事長王瀚陽於今(22)日出席立法院「迴應民意,虐童刑責法治總檢討」公聽會,並提出三點具體修法訴求:

(一)《刑法》第286條增訂「無期徒刑不得假釋」,並將最低刑期提高至20年以上,以表達國家對兒虐零容忍的立場。

(二)設立專業強制心理治療與再犯風險評估機制,初期治療期爲3年,每年重新評估,直至再犯風險明顯降低。

(三)建立跨部門高風險家庭追蹤支持機制,透過早期介入與完善通報系統,全面降低虐童事件發生率。

國教盟呼籲政府儘速行動,於下會期完成立法,真正落實對兒少的保護承諾。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保護被害人隱私,避免二度傷害。拒絕兒虐,請撥打110、113。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服用精神科藥物,請勿自行停藥!衛福部24小時安心專線:1925。